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子午工程”:天鹰送鲲鹏展翅太空——鲲鹏一号探空仪测得196.6千米空间有效科学数据

2011-5-9 08:43:47
科技日报




8日晨7时02分,我国“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在海南发射成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1所研制的天鹰3C探空运载火箭搭载鲲鹏一号探空仪,成功测得了高度最高为196.6千米空间有效的科学数据。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我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7日7时整,“天鹰3C”携带鲲鹏一号探空仪,在海南探空部火箭发射场发射。43秒时,火箭高度升至60公里,火箭转速稳定至约2转/秒,箭头与箭体分离,电场仪伸杆展开;至46秒,火箭高度升至65公里,朗缪尔探针伸杆解锁、展开;215秒达到196公里轨道顶点;420秒,再入大气层,飞行试验结束。试验全程通过高动态GPS测量了飞行弹道,通过姿态测量仪获取三轴姿态参数,火箭最大飞行高度为196.6千米。

  本次搭载的鲲鹏一号探空仪包括双臂探针式电场仪、大气微量成分探测仪、朗缪尔探针三个科学探测有效载荷以及箭载公用设备、箭上发射系统、姿态测量仪、高动态GPS接收机等设备。其中,双臂探针式电场仪以及由中国、奥地利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朗缪尔探针是在我国空间探测活动中首次应用。

  作为国家重大基础科学工程——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四院于2009年7月获“子午工程”探空火箭与气象火箭研制任务。本次发射是继去年6月3日首枚气象火箭成功搭载我国首枚GPS探空仪发射升空后,首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本次探空火箭覆盖高度由原来的20—60公里提高到了190多公里,监测范围从大气层延伸到电离层。航天科技四院41所天鹰系列火箭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目前已经形成在一个运载平台下,运载不同有效载荷完成多种探测任务,可用于临近空间大气物理探测、微重力科学实验、通讯中继、电子干扰、侦察评估等。

  本次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利用探空火箭开展临近空间探测和科学技术试验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是航天科技四院加强总体能力建设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也是固体动力技术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服务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四院参与空间飞行探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