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日开幕的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上获悉,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已建立了由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资源卫星系列组成的长期稳定运行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具备了航空航天遥感对地观测能力,基本实现了对中国及周边地区以及全球的大气、海洋和陆地系统观测和动态监测。
到现在为止,中国已成功发射8颗气象卫星,均为中国自主研制并都已业务化,成为中国现代化气象业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为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观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还成功发射了两颗海洋卫星。2002年5月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HY-1A卫星,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海洋卫星的历史。随着第二颗海洋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将发展系列海洋卫星,逐步建立自主的海洋卫星体系。
中国的资源卫星计划是与巴西合作开展的,目前已成功发射了三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林业资源、水利资源等调查、农业调查和估产、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勘测等领域。
伴随着气象、海洋和资源卫星地面系统的不断完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已具备了自行研制卫星地面接收站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能力。其中,气象卫星接收处理和分发系统技术已经国产化,自行研制生产的气象卫星小型地面接收站已实现了商业化并广泛推广。
每隔四年举办一次的测量与遥感大会,是国际测绘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学术会议之一。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在中国举行,以“铺就影像信息的丝绸之路”为主题,旨在推动摄影测量、遥感、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信息共享与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