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感知圆明园:被科技放大的历史回响 二维图变成三维图

2014-9-5 09:47:16
科技日报




原标题:感知圆明园:被科技放大的历史回响

本报记者 蒋秀娟

10000余件历史档案、1500个日日夜夜的奋斗、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跨越270年遗址信息的精确采集与记录,实现真实历史胜景的数字化复原和再现……”在93日开幕的第三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4)上,开场播放的“数字圆明 智慧遗产”影片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振奋。

20世纪末,梁思成关门弟子郭黛姮率领80余位研究人员开始了一座世界园林再现的浩大工程。严谨精准的数字建造、详实的历史文化信息挖掘、遗址信息的精确采集与记录、残损构件的“虚拟拼接”……15年来,他们默默地、静静地“聆听着”来自古代的声音,把温婉深邃的中华古代文明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呈现于世人面前。

“我们当初没有想到会做出这么令人激动的作品出来,最初只是郭老想把她所研究的东西用现代计算机的手段呈现出来。否则,历史文化的研究和积累可能就永远只停留在老一辈研究者脑中,无法传承给下一代。”说起数字圆明园建设的初衷,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说,“但没想到,当二维图变成三维图的时候,效果是这样的好。那些只停留于纸面、人们无法读懂的历史被真正的读懂了。”

“纵观人类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璀璨夺目的文化古迹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如繁星闪烁。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被岁月的尘埃逐渐掩埋,逐渐变得晦涩难懂,甚至灭失。一直以来,文化遗产界的学者专家们,前赴后继不断努力,试图将破碎的历史密码进行破译,但是因为领域的局限和行业的壁垒,始终无法让公众得以知晓理解,更难以进行广泛的传播和传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所以需要‘翻译’。比如故宫博物院,不但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建筑群,而且拥有180余万件的珍贵文物,这里面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密码’信息,包括制作工艺、产地、作者、收藏者、历史背景等,都需要我们去一一‘翻译’。”

“将历史密码翻译成公众能够读懂的语言”正是本届论坛的主旨。“通过将来自文化遗产、科技、教育等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将文化遗产以一种更加高效和崭新的方式展示给世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必将对今后若干年文化遗产、科技、教育等行业的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说。

在中国重要遗址保护的进程中,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正在为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提供着各种全新手段。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清华大学的“数字圆明园”、故宫博物院的虚拟复原技术和“紫禁城祥瑞”等APP产品,以及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等已经为遗产数字化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指出,我们国家有很多非常珍贵的遗产。其中有一些规模特别巨大,内涵特别丰富,价值非常重要的遗址,过去一直被称作叫做大遗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大遗址是当代文物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郭黛姮强调,数字复原基于严谨的学术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应更多结合历史建筑及园林景观特色,并利用数字化的方法将遗产原貌很好地呈现给大家。

童明康认为,清华大学运用声光电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三维环境等,采用情景模拟方法对遗址的价值、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进行展现,效果很好。比如圆明园遗址通过多学科参与和数字化技术并通过严谨的复原研究对遗址进行全景的三维构建,并开发互联网及终端应用,与公众分享虚拟的圆明园。“这样的价值一直是很多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梦想,而这样一个梦想由清华大学把它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