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20日从全国政协常委“黄河沿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视察活动中了解到,为有效应对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我国将于2010年形成以国家指导协调,省、市(地)、县三级协同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体系,大大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水平。
我国是气象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70%。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日趋明显,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干旱、冰雹等灾害严重影响农业发展与我国粮食安全。
据了解,我国将于2010年建成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心,实现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对地方业务和技术的指导以及跨区域应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初步建成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专用飞机系统、外场综合试验基地。
此外,我国将建成省、市(地)、县三级地方作业指挥、作业监测、作业催化、效果评估的现代化业务系统;完成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区域作业布局,建成2个示范区和5个重点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