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坚持技术创新 引领市场安全节能消费

2007-12-21 10:52:21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贺根生 宁丹丹




大量现代电器的使用,离不开电源插座转换器。电源插头、插座转换器是电器与电的桥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各种电器设备的用电安全,与人们生活和生命财产息息相关,是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和一定影响力的产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源插座转换器已不仅仅是电器供电的关键接口,而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可控制实现节能供电的用电管理系统。中科可来博坚持技术创新,在解决插座转换器通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现正将相关专利技术创新转换成相应产品技术标准。通过改进和完善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产品技术和市场,此外,他们正创新研发的多项对全社会非常重要的节能供电技术和产品,通过智能控制电源转换器的通断电,使被控电器实现零功耗待机,达到节能环保供电的目的,使大量现代电器实现安全、节能供电和使用,引领市场安全节能消费。

完善IEC国际标准

从结构尺寸上进行定量的安全规范

中科可来博董事长冯松云认为:“尽管市场上转换器产品琳琅满目,但主要的安全指标并不合格。”冯松云告诉记者:“转换器是为了解决各国之间电源插头、插座不通用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器连接件产品。IEC对转换器的安全要求作出了特殊规定:“插头应不可能与带电极数不同的插座插合。专门制造与带电极数较少的插头插合的插座除外,但不得有任何危险,例如不得使带电极与接地触头之间出现连接或接地电路短路等。”但这一安全规定只是定性的,并未作出具体的安全结构和标准尺寸规定,这致使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各种多功能转换器只注意满足了可互换性和通用性的要求,而大都不能满足不可互换性的安全要求。这就是目前国际上多用插座转换器在电器供电接口技术上,普遍存在“错位误插”的不安全和不可靠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中科可来博研究开发了10多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和技术,并根据相关专利和技术,参照IEC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特殊要求,研究制定了多功能转换器的最新技术要求标准,对关键的转换器插孔结构尺寸作出了定量定位规定,并制定了适用插头和对应插孔可靠插接的定位检测方法和判别办法。实施相关专利和相应技术标准,可以解决多功能转换器安全、可靠、通用的国际关键技术难题。这是中科科来博研发的多功能转换器在国内外独有的技术和特点。

要把多功能转换器的安全标准从结构尺寸上进行定量规范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冯松云认为:“这些很复杂但又很基础的工作,正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中科可来博重点以技术创新为主,电源转换器作为小产品、高技术、大市场,具有使用量大、应用面广但又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点,解决这种市场应用广泛的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正是中科院企业的责任。中科可来博把国际先进标准应用于产品研究上,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完善和解决国际标准尚未解决的技术结构安全问题,这正是中科院国家队科研人员介入电源转换器研发的任务和目标。”

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原办公室主任、机械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顺亲多年来一直主持中国电工产品的安全认证工作,曾积极推动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并促进国内相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水平与国际先进标准水平接轨。据他介绍:“电源插头插座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性能突出的9种关键电器安全件之一。其质量好坏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国家已将该类产品列入中国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强制监督管理范围。但由于转换器是为解决各国电器插头不能通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电器附件产品,现有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对其特殊安全要求只是作了定性的规定,而没有给出具体的安全结构和尺寸规定,因此目前还无法对该类产品实施3C认证。”对中科可来博率先推出的既考虑通用性又注意安全性的产品,黄顺亲说:“中科可来博的产品不仅严格遵守IEC国际标准要求,而且改进和完善了IEC国际标准对转换器特殊安全要求的具体规定,除给出转换器插孔安全结构尺寸的定量规定外,还给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和判定办法。这解决了世界上多功能转换器适应多种电器插头的可互换性通用要求和不可互换性安全要求的技术难题,这是最大的创新和突破。目前,中科可来博采用创新技术,改进完善和制定的新的产品技术标准,可以逐步为该类产品的生产、认证和规范市场管理提供依据。”

不做贴牌产品 立足品牌制造

电源转换器只是一个小产品,但却涉及所有家庭、个人、办公室以及公共场所的用电安全,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极为广泛。黄顺亲告诉记者:“世界上近一半的插线板都由中国出口,但都是简单的加工制造,基本上都是贴牌出口,没有自己的品牌。”黄顺亲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源转换器制造基地,但都是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没有中国自己的品牌,中国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在国外申请认证的几乎没有。中科可来博可以逐步替代贴牌加工,以自己的品牌出口自己的产品,这应是可来博的目标之一。”

对此,冯松云认为:“中国制造出口最关键的是安全问题,如玩具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电器安全等等,产品安全问题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很大风险。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国际上屡遭封锁,就是安全不合格,关键是国内外标准不一致造成。由于难以出口我们自己品牌的产品,大多为OEM加工、贴牌生产。如最近的中国产芭比娃娃事件,外商拿来技术、拿来标准让我们为他们加工生产,标准不是我们自己的,最后的安全检测也是他们的标准,但一出问题又回过头来追究‘中国制造’,这使中国企业处于非常被动的尴尬局面。”

冯松云说:“打贸易战就在于双方没有认可的统一标准。现在中科可来博作安全标准正是从安全角度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完善和补充,真正做到产品的安全、可靠、世界通用。中科可来博立足品牌建设多年,现在又上升到标准高度,从根本上、标准上解决安全问题,打造中科可来博品牌,这是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我们希望国家能支持真正做高端专利技术、形成高标准的企业,支持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设部《城市公用事业自动化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写综合组组长、中科院电子所研究员李声沛时,他认为:“到2020年,中国每年新建住宅20亿平方米,每年近2000万套住宅,一套住宅需要的电源转换器是5~10套,再加上固定插座的量,电源转换器和插座的用量将非常大。现在国家对产品进行安全检测难,主要是因为标准不完善,导致市面上问题产品过多。只要把标准作出来,尺寸统一,就可以根据相应检测手段对产品以及市场进行规范管理。”

实施零功耗待机

引导科学节能消费

除安全用电之外,中科可来博现在最为关注的另一个课题是节能供电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李声沛研究员介绍:凡采用自动电子控制开关的现代电器都处于待机供电模式,都存在待机能耗问题。据统计,全国每年的待机耗电,就要吃掉一个三峡的发电量。根据中国节能中心的调查,中国城市现有1亿多家庭,每户平均待机能耗是15W~30W,每年每户至少消耗131度电,相当于每户每年要浪费52千克标准煤、520升水,排放35千克二氧化碳、3.9千克二氧化硫、1.95千克氮氧化物,造成很大的能耗浪费及污染。

李声沛介绍:世界上对待机能耗非常重视。2000年在国际能源署的倡导下,各国提出了用10年时间将全球所有电器产品待机能耗降到1瓦的“1瓦计划”。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产品的能耗普遍较高。2006年3月1日起中国实施的待机能耗能效限制值为9瓦,待机能耗节能评价值为3瓦,3年后这两个指标分别降为5瓦和1瓦。因此,解决目前大量现代电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待机能耗是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节能减排环保战略任务的重大技术课题。

中科可来博针对目前大量电器广泛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待机能耗问题,开展了各种专题功能的研究和开发。

可来博多路可编程定时自动控制节能供电管理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多路可编程定时自动控制模块电路(芯片),可以多路编程定时自动控制各路电器设备的开启和工作,能完全消除被控电器设备在非工作时段内的待机能耗和在线待机的不安全问题,可方便实现各种电器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地供电和使用。这是可来博智能型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节能供电管理系统独有的高效节能供电技术和特点。

可来博智能遥控节能供电管理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多路语音识别控制模块电路(芯片),与固定电话连接后,用手机或座机可对多路电器设备供电接口进行远程在线查询和供电状态的远程适时控制。能完全消除被控电器设备在非工作时段内的待机能耗和在线待机的不安全问题,可实现多路电器设备高效智能节电和安全可靠供电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可来博开发的微(零)功耗智能微电子控制节能供电技术,红外、微波感应开关控制节能供电技术,声光控制节能供电技术等都可以实施大量电器设备适时控制,消除被控电器设备的待机能耗和在线待机的不安全问题,可以实现大量电器设备的高效智能节电和安全可靠供电。

冯松云介绍:研究和推广安全电源转换器和智能控制节能供电管理系统的应用,主要目标是解决目前大量现代电器的安全供电和节能环保供电问题。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电气化,人们的安全要求和节能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人们对科学的消费和需求也越来越高。可来博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节能环保的高端安全电源转换器和智能控制节能供电管理系统系列产品,将在为国防、科研、航天、银行、医院和广大用户家庭等提供高安全、高可靠和高节能环保的供配电保障和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专家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家庭通常需要配置约10套电源转换器,高端产品单价在100元左右,市场上普通产品单价在50元左右,高端产品可放心安全可靠使用10年左右;因此,10年多花500元,既安全又节能,这种科学的消费是合算的。”

过去10年来电气火灾总数占整个火灾总数的近30%,电气火灾损失占整个火灾损失的40%以上,其主要原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