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监管雏形初现 市场前路漫漫:转基因作物在韩国

2012-5-25 10:34:00
科技日报




    韩国粮食自给率仅占25%左右,所需农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其中进口玉米和大豆占韩国内需的90%以上。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韩国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培育了一些转基因作物,但至今还没有实行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总体上看,韩国转基因农产品尚处于建立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与标识法规体系阶段。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韩国在转基因农作物和农产品管理方面,主要是参照欧美和日本的做法,通过对转基因食品附加标识、制定相关政策等措施,建立自己的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价体系。

    韩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在1999年发布了《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办法》,较充分地考虑到了食品安全特性和对人体安全的影响。该办法要求,在动物身上针对转基因作物的毒性、过敏性、抗营养因子等进行测试,随后依据科学数据,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作出分析与相应评价。

    2001年,一纸由韩国农林部发布的《转基因农产品环境安全评价办法》开始实施。安全评价的范围包括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农作物品种的环境安全性,特别是目的基因、受体生物、供体生物、转基因方法、目的基因的整合与表现的稳定性、繁殖特征、是否产生有毒物质、基因漂移、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及演变为杂草的可能性等,以此作为确认转基因作物与常规作物在环境安全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别的标准。

    为确保转基因作物用于动物饲料时的安全性,韩农林部还出台了《转基因饲料安全评价办法》,内容包括目的基因、有毒成分的风险评估、基因漂移的可能性、饲料喂养和主要成分的分析等。

    韩国也在逐步制定转基因标识基准。目前韩国的两种标识方法就是:转基因农产品的标识办法(MAF)与转基因食品标识办法(KFOH)。列入标识范围的包括大豆、豆芽、玉米和马铃薯等。转基因产品含量超过3%的必须进行标识。转基因农产品可标为“转基因产品”、“含有转基因产品”和“可能含有转基因产品”三种类型。韩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还规定,对于违反MAF和KFOH的违法者,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0万韩元的罚款。

    海外屯田与进口非转基因

    韩国保证本国粮食安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海外圈地和非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

    首先,韩中央政府设立资金鼓励海外屯田。2009年全罗南道政府设立的“全南原料”公司与菲律宾方面签署协议,租借东民都洛省95000公项农田,租期25年。该项计划得到中央政府190万美元的优惠货款。2008年4月,韩国以无偿援助的方式在蒙古国获得了27万公顷土地的使用权。同年,韩国大宇物流公司获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政府授权,取得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2009年4月,韩国现代重工宣布出资650万美元收购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一处农场67.6%的股权,面积为1万公顷;并将于2012年年底前再斥资900万美元购买4万公顷农田,将耕作规模扩大至5万公项,并通过派遣“常驻工作人员”方式进行直接管理。

    其次,用进口非转基因农产品来维系。韩国进口粮食主要以美国玉米为主,2010年进口非转基因黄大豆1.2万吨。2011年3月,在招标中买入15万吨非转基因黄大豆,同时又进口2000吨用来发芽的非转基因大豆。2011年4月,韩国国有农渔贸易公司通过招标会买入3万吨非转基因大豆,还买进2.5万吨中国产大豆和5000吨加拿大大豆;从欧洲购入4.8万吨非转基因玉米。

    政府态度犹疑 面临两难困境

    目前,韩国舆论对转基因食品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安全性等问题普遍持保留态度,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心理。作为农产品进口大国,迫于金融危机的经济压力和飞涨的粮价,2008年韩国政府不得不批准了首批转基因玉米进入市场,并说服持怀疑态度的民众接受首批50万吨转基因玉米以作食用。不过随后有消费者组织举行抗议,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将转基因食品赶出韩国。

    近年来,尽管韩国进口转基因粮食数量有所增多,但是其食品标识规则依然松散。如韩国要求凡是加工的食品中含有3%以上转基因粮食构成时都必须贴标识,但加工成玉米面、食用油或者酱油而难以检测其转基因特征的食品除外。很多食用油和酱油生产企业都使用较廉价的转基因谷物为原料,让不知情的消费者已经在食用转基因食品了。

    韩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并非毫无风险。但另一项大学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只有极少数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有所了解,大多数民众普遍对转基因食品表示不安。即使少部分人不拒绝有益的转基因产品,对其安全性仍持保留态度。由此可见,在韩国若想建立良好可靠的转基因食品发展战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驻韩国使馆科技处单波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