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北京科博会首次举办海洋科技展

2012-5-25 10:16:45
科技日报




23日在北京科博会上首次亮相的“深海空间站”——小型深海移动工作站模型。该工作站计划“十二五”期间研制完成。它可以长周期、全天候地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进行作业,成为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开展深海科学研究的有力平台。

该工作站外形类似一艘小型潜艇,但工作潜深远大于一般的军用潜艇,可达1500米;采用电池动力,可在水下连续逗留15—18昼夜,水下航速4节,最大载员12人,正常排水量260吨级,长24米,可携带多种水下机器人(ROV)、大型多功能作业机械手、重型水下起吊装置等。

该工作站研制成功后,可为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海洋观测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深海作业装备。它将与水面平台(6000吨级母船,可拖带工作站,支持其长期水下作业)、穿梭式多功能载人潜水器(往返于工作站与母船之间,具备输送、维修、通信、救生等功能)构成“一主两辅”的三元深海作业体系。

当日,第15届北京科博会主题展览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展,本届主题展览以“凝聚创新智慧、做强实体经济”为主题,其中首次设立了海洋科技展区,旨在全面展示我国在海洋技术和海洋经济领域的最新成就,促进蓝色国土开发与和平利用。

 

正如轨道空间站是航天领域核心技术的体现,“深海空间站”代表了海洋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23日在北京科博会上首次亮相的小型深海空间站试验艇模型。该试验艇现已研制并制造完成,工作潜深150米,生命支持时间72小时,总长13.1米,型宽3.6米,型深3.0米,正常排水量38吨,乘载员6人。该试验艇在完成水池功能试验和海上试验后,将成为小型浅海作业装备,用于水下科学考察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