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29 09:48:54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13岁爱上物理,最崇拜爱因斯坦
“你好!”在正式演讲开始前,格罗斯教授一句略显生硬的普通话一下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引来一阵掌声。“我喜欢物理学。很多人问我,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物理学研究的,或是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物理学的?我的答案是13岁。而在那个时候,让我对物理学产生浓厚兴趣的是书本,尤其是那些由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写的书,如《物理学的进化》《膨胀的宇宙》等。”在演讲一开始,格罗斯教授就向学生们谈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以及与物理学结缘的来由,并告诉大家,自小时候起他最崇拜的人就是爱因斯坦。而后,格罗斯教授借助幻灯片和动画,为学生们讲解了量子场中夸克的渐近自由现象,将原本枯燥难懂的物理学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在了学生们面前。不少学生一边听着还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
“中微子比光快”或是实验错误
除了谈及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研究领域外,格罗斯教授还回答了不少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
在谈到对最近“中微子比光还快”的实验的看法时,格罗斯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实验上出现了错误。如果实验结果是正确的,那么它将使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发生动摇,人们就要对所有已知的事物重新进行思考。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与大型中微子震荡实验项目的人员在公布这一结果时也谦虚地表示,该结果有可能存在问题,并请全球物理学家来验证其正确性。下一步,人们要做的是在美国费米实验室或其他实验室对这一过程进行重新验证。而中微子是否真的超过了光速还得之后的实验说了算。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怕失败”
构成世界的最小单位是什么?自然中的各种作用力是通过什么形式相互作用的?这些作用力如何产生?早在1973年,格罗斯就与另两位科学家通过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夸克渐近自由现象,为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提供了可能。但直到30年后这一研究才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于200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间的艰辛并非一般人能够体会。
格罗斯认为,进行科学研究有三种品质至关重要,分别是好奇心、热情和坚持不懈,只有如此才能有所成就。此外,格罗斯教授还为台下的学生提供了两条建议: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并且不要害怕失败。他说:“我经常都会这么勉励年轻人,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虽然这样不一定能够成功,但这种尝试的精神尤为可贵。年轻人就应该志存高远,不要局限于前人的成就当中,要敢于尝试、敢于失败。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尝试,才能让自己更加优秀。”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