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的协议,双方共同支持合作研究项目。2007年1月4日-2007年3月15日在网上公开征集的2008-2009(两年期)合作研究项目,已由双方评审完毕,共有47项获得批准(清单附后)。项目期限为2年(2008年1月-2009年12月),每年各方可安排人员互访(中方赴俄研究人员必须为依托基金项目的课题组成员),资助额度限为20人天/年。另外,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俄罗斯合作的倾斜性支持原则,将对每个项目额外资助5万元合作研究增补经费,第一年度3万,第二年度2万。
请获得批准的中方项目申请人于2007年12月15日前将如下材料报送基金委国际合作局美大及东欧处,以便国际合作局美大处于2007年末逐项落实上述47项合作研究2008年度的交流经费:
1、2008年的合作交流计划;
2、2008年度俄方来华确认函(复印件即可);
3、2008年度中方赴俄邀请信(复印件即可);
4、双方签署的有效的合作协议书(复印件即可,已报过的不必再报)。
关于2009年度经费,无需再次填报“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申请表”,只需于2008年底在报送当年工作总结时,同时报送:1、2009年的合作交流计划;2、2009年度俄方来华确认函(复印件即可);3、2009年度中方赴俄邀请信(复印件即可)等相关材料即可。
联系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局美大及东欧处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100085
联 系 人:魏芹,刘秀萍,陈 淮
联系电话:010-62327017; 传 真:010-62327004
附:2008-2009年度NSFC-RFBR协议项目批准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中方申请人 俄方申请人
1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张国辉 ,北京大学 Yuri Gledenov,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2 深垒下核反应研究 张焕乔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lexey Ogloblin,Kurchatov Institute
3 基于非线性光子晶体的超快全光开关器件的研究 兰胜 ,华南师范大学 Vyacheslav Trofimov,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4 基于CCD 整体平差技术开展银河系星团的观测研究 唐正宏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Veniamin Vytyazev,Sobolev Astronomical Inst., SPb Univ.
5 非单调变分不等式的解法研究 刘振海 ,中南大学 Igor V. Konnov,Kazan University
6 函数空间上的分数阶发展方程 李淼 ,四川大学 Sergey Piskarev,Moscow State University
7 具有约束、不确定性和时滞的动力系统稳定性与控制 胡海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Felix L. Chernousko,Institute for Problems in Mechanics, Russia Academy of Sciences, Russia
8 纳米光电阴极长狭缝、大动态范围条纹相机的理论设计和实验研究 田进寿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Eduard.L Nolle,General Physics Institute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
9 不适定反演问题的先验知识表达和数值最优化方法 王彦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natoly Grigorievich Yagola,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Moscow Lomonosov State University
10 快重离子辐照材料中结构转变机制研究 侯明东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Volkov Alexander,Russian Research Centre ‘Kurchatov Institute’
11 静动力荷载作用下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富明慧, 中山大学 Sergey Sheshenin,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12 SnO2 基纳米复合氧化物薄膜组装及其表面/界面结构与气敏特性研究 徐刚, 清华大学 Stanislav Rembeza,Voronezh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13 尺寸效应在金属表面吸附和催化中的作用 傅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V.I. Bukhtiyarov,Boreskov Institute of Catalysis, SB RAS
14 氮气氛溅射石墨法沉积DLC-C2N 薄膜的结构、电学及摩擦学特性研究 张俊彦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Romanov Evgeny,Institute of Metal Physics of Ural Branch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15 有机高分子体系中的载流子传输 何志群 ,北京交通大学 Alexey Tameev,Laboratory of electron and photon processes in polymer nanomaterials, A.N. Frumk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16 锰-碳酸氢根复合物参与光合电子传递和水氧化 李淑芹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Vyacheslav V. Klimov,Institute of Basic Biological Problem,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17 碳纳米管-氢酶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产氢和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钱东金,复旦大学
Nikolay A. Zorin,Institute of Basic Biological Problems, Russia Academy of Science
18 Est3 蛋白在酵母端粒复制中的作用 周金秋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Zvereva Maria,M.V.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19 中国和俄罗斯收藏的中生代晚期鞘翅目化石的比较研究 任东 ,首都师范大学 Alexander Kirejtshuk,Zoological Institute,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0 等节跳科(弹尾纲)种类鉴定和系统分类研究 栾云霞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Mikhail Potapo,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
21 中全新世以来亚洲中部气候变化的集成研究 杨保,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Nina Mikhailovna Datse,The Hydrometeor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of Russia
22 中亚和东亚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对比研究 史江峰,南京大学
Dmitry Ovchinnikov,Sukachev Institute of Forest, Siberian Branch,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3 石灰化水稻土和黑钙土中次生碳酸盐积累过程的比较研究 张甘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rina Kovda,Institute of Geograph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4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扎拜卡列2000 年来高分辨率湖泊古气候记录对比研究
储国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Borisovich Ptitsyn Aleksey,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Ecology and Cryology Siberian Branch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5 中俄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发育过程及生态效应合作研究 焦菊英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Sizemskaya Marina Lvovna,Institute of Forest Scienc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
26 东亚地区电离层对地磁扰动响应特性 史建魁,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Zherebtsov G.A.,Institute for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Siberian Branch,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7 EHS3D 中的长周期信号处理及多维解释技术 白登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van Varentsov,Institute of Physics of the Earth,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长距离迁移与区域循环 张干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Mikhail Ivanovich Kuzmin,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Siberian Branch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
29 实验鹤理论研究NaCl和ZnCl2水溶液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化性质 段振豪,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Leonid Aranovich,Institute of Geology of Ore Deposits, Petrography,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IGEM)
30 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植物区系研究 金建华 ,中山大学 Tatiana Kodrul Laboratory of Paleobotany,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31 地下水中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砷、氟)来源与迁移机制的对
比研究-中国湖北与俄罗斯西伯利亚 刘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Shvartsev Stepan L'vovich,Tomsk branch of the oil-gas geology institute SB RAS
32 嵌埋纳米功能结构的光子带隙的制备与光局域研究 周济, 清华大学 Andrey Fedyanin,Moscow State University
33 高温超导材料微结构控制和应用性能提高的研究 姚忻 ,上海交通大学 Andrey Kaul,Moscow State University
34 内外磁场对含有微米、纳米粒子的具有磁介质损耗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韩宝忠 ,哈尔滨理工大学 Ф е л и к с НигматзяновичШакирзянов, Moscow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Technical University)
35 电爆合金化处理金属表面的结构相转变的物理本质 唐国翌 ,清华大学 Gromov Victor,Siberian State University of Industry
36 金属薄膜及复合物微波物性研究 唐武 ,电子科技大学 Konstantin N Rozanov,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37 金刚石加工过程建模及光滑表面的形成机理研究 孙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Grubyy Sergay,Moscow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n.a. N.E.Bauman
38 生物质合成清洁燃料的基础研究 常杰 ,华南理工大学 Valery Vasil’evich Lunin,Moscow Lomonosov State University
39 燃烧合成具有摩擦学应用的多组元复相陶瓷 李江涛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 Borovinskaya,Institute of Structural Macrokinet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 Russian Academy
40 非圆柱形金属丝阵内爆高温等离子体反常耗散效应研究 邱爱慈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Ratakhin N. A.,High current electronics institute of SB RAS,Russia
41 板材热环境成形中基于破裂准则的成形极限研究 郎利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Sergei Aleksandrov,The Institute for Problems in Mechanic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42 月面巡视车机器视觉导航的基本理论研究 刘济林,浙江大学 Kalyaev Igor,Taganro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of the Southern Federal University
43 光子晶体中荧光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