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21 09:44:22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本周焦点
“弱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取得突破
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也叫“强哥德巴赫猜想”,主要陈述的是: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从这个猜想又可推出它的姐妹版本“弱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大于5的奇数都可写成3个质数之和。
现在据英国《自然》杂志称,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在研究“弱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突破,证明可以将奇数写成5个质数之和。
消息援引陶哲轩的话说,有望将所需质数的数目降至3个,从而证明“弱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纪难题。但他表示,“弱哥德巴赫猜想”与“强哥德巴赫猜想”相比还是要容易得多,想要证明“强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们仍要面对巨大的困难。
一周技术刷新
低成本水电解催化剂研发成功
传统生产纯氢的方式因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需要昂贵化学物质而束缚了氢能的潜力,但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发出了新的用于电解水的催化剂,采用相对廉价的材料解决了从清洁水中获取氢气的问题之一。他们研发的镍钼氮化物催化剂为纳米片状结构,开启了新的有效氢催化模式。
病毒能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利用一种对人类无害的病毒,开发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其利用特别设计的病毒涂在电极上,用手指轻敲邮票大小的电极,病毒即会将敲击的力量转换成电流。新技术为制造微电子器件指出了一个简单思路,首次向个人发电机、在纳米器件中使用驱动器及基于滤过性毒菌的电子设备迈出了很有前景的一步。
新视网膜假体原理类似太阳能电池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出一种类似于太阳能电池系统的视网膜假体,该装置有一对专门设计的配有微型摄像机和处理视觉数据流的微机的目镜,生成的图像显示在嵌在目镜中的微型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器发出近红外激光脉冲将播放图像投射在光电硅芯片上,芯片可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下面,帮助那些因退行性眼病而失明的患者恢复视力。
本周擂台
石墨烯与量子点合作无间
石墨烯的吸光率仅为3%,但西班牙科学家将石墨烯与量子点结合,成功研发出一种混合型光电探测器,灵敏度是其同类探测器的10亿倍,而在这种光电探测器基础上,还能造出更多新设备,如数字摄像机、夜视镜以及其他多种传感器设备。该技术预示了石墨烯在光学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新应用。
形状尺寸可控的石墨烯量子点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用钻石刀刃对石墨进行纳米切割,进而以一种新方法生产出大量形状和尺寸可控的石墨烯量子点。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生成的石墨烯纳米结构边缘笔直光滑,通过控制其形状和尺寸,可大范围控制石墨烯的特性,使其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电子设备、光学染料、生物标记和复合微粒系统等方面,这或将为以上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最”案现场
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抗疟疫苗生产方法
疟疾疫苗因价格昂贵很难在易感地区大范围推广,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用一种名为莱茵衣藻的工程藻类生产出新型抗疟疾疫苗,其易于生产,成本低廉,几乎可以在地球上任何有水的地方进行生长,无论是池塘里还是浴缸中。其现已在小鼠试验中获得成功,尽管目前还不能称其为完美,但现阶段确实是经济有效的对抗疟疾的利器。
奇观轶闻
机器人遵从瘫痪者意念端起了咖啡
一个国际合作小组利用“脑门神经接口系统”,让一位瘫痪妇女通过自己的意念控制机器人手臂,取过一瓶饮料喝了一小口。该系统是一块包含96个微电极阵列的芯片,植入患者运动皮层,一台外部计算机把神经细胞群发出的脉冲模式转化为对辅助设备的操作命令。该实验目前被认为安全可行,标志着脑机接口恢复神经技术和辅助机器人技术的重大进步。
18个小时就公转一圈的系外“超级地球”
美国科学家们借助斯皮策红外望远镜,识别出一颗位于40光年之外的恒星近旁的系外行星巨蟹座55e。该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两倍,公转轨道周期为18小时,显得我们地球365天的公转周期非常之“悠闲”。由于这是在炽热母恒星的温度覆盖范围内找到了其身边一颗行星的热辐射信号,本次成果也被评价为“真正将一台观测仪器的能力推向极限的伟大案例”。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