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0 13:50:13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热电效应能帮助人们在纳米尺度管理热量,利用热量流动来操控自旋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旋电子学中的热电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上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热电效应,在固体中,当电子经过原子,其电荷就会改变附近的晶格结构,产生波动;反过来,晶格波动也会影响电子运动,就像海浪推动一个冲浪运动员在滑行。这种相互作用导致的热电效应其实是一种声子拖曳效应。此后不久,科学家预言在磁性材料中也存在类似现象:磁振子拖曳。
在铁磁体中,自旋保持着平行的方向。如果发生了紊乱,就会产生自旋波影响电子运动,因此磁振子流(自旋波量子)也会拖动电子。研究人员解释说,尽管这和声子拖曳很相似,但要观察磁振子拖曳却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声子拖曳太显著,把磁振子拖曳和声子拖曳区别开非常困难。多年来,科学家只报道过一些间接证据。
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特殊设备来分开磁振子拖曳和其他热电效应。这种设备类似一种温差电堆,在冷热源之间以热并联电串连的方式排布大量成对的铁磁线,通过控制成对铁磁线中的磁方向,来分离电子和声子拖曳的热电效应,独立研究磁振子拖曳。
论文指出,检测结果作为温度的函数,显示出磁振子拖曳效应服从磁振子和声子总体变化。这一信息对理解电子—磁振子相互作用、磁振子动力学和热自旋传输的物理机制非常关键。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