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19 11:35:43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氢动力燃料电池除产生电能外,唯一的副产品是水,因此被看作传统内燃机的环保替代品。但这种燃料电池的电极(化学转化过程在此发生)需要用到大量“身价不菲”的铂。如果没有铂作为催化剂,很难获得必需的转化效率,因此,铂正成为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拦路虎”。
科学家们解释道,氢燃料电池的催化过程只发生在铂表面,而铂纳米粒子可增加铂表面积,既节省材料又能提高电极效率,1公斤纳米粒子的表面积相当于几个足球场。另外,让铂和镍或铜等廉价金属相混合,还可以节省更多铂。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ZJ)和柏林工业大学的科学家成功研发出高效的铂镍催化剂粒子,用于将氢气和氧气转变成水,其中铂仅为以前用量的1/10。
新催化剂不由以前广泛使用的圆形纳米粒子,而由铂—镍合金的正八面体纳米粒子组成,正八面体表面的铂镍原子拥有独特的排列方式,能显著提高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化学反应速度。
研究人员还使用德国恩斯特鲁斯卡电子显微学与电子谱学中心(ER-C)的超高清电子显微镜,对新纳米粒子的原子结构进行了观察。ER-C的 马克·海根博士解释道:“我们发现,镍和铂原子并非均匀地分布在纳米正八面体表面,这可以增加其反应活性,不过会减少其寿命。”
柏林工业大学的皮特·斯特拉瑟教授表示:“新研究告诉我们,为获得最优的催化效果,催化剂粒子合适的几何形状与其组成及大小一样重要,我们可借用这一发现来改进用来储能的功能性材料尤其是催化剂的性能。”
总编辑圈点
发展燃料电池是全球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战略举措,而当前一大制约因素便是因使用贵金 属铂导致成本过高。通用、丰田、美国国家实验室等都在进行技术攻关,一方面研究低铂燃料电池技术,减少催化剂用量,并研究催化剂抗毒性,提高使用寿命;另 一方面开发非铂催化剂来代替铂,力争尽快降低成本。可以说,低铂或无铂技术已经成为决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本项成果的意义就在于此。当然,更期待我国能 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科技日报》(2013-06-18 一版)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