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了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的天津大学日前成立航空航天研究院,将围绕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型飞机等重大工程开展研究工作。
新设立的研究院,研究领域涉及飞行力学、制导与控制、推进理论及技术、航天航空新材料、航空发动机与热防护技术、航空航天一体化技术、信息处理与通讯技术等。同时,研究院还将建立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基地。
研究院将整合这所大学机械、自动化、精仪、信息、材料、计算机、化工、管理等优势学科,展开教学与科研。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介绍,新成立的航空航天研究院2009年将招收研究生。
研究院的设立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大推力火箭项目与空客A320项目都坐落在这里,这对这里的科研实力与科研人才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天津大学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935年,学校就成立了航空工程组,并于1938年末成立了独立的航空系,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培育了“两弹一星”元勋吴自良院士、疲劳科学专家高镇同院士等。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也诞生于此。
据天津大学介绍,近年来,天津大学参加了国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工程,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承担了宇航员赋型缓冲减震垫的研制以及回收中的攻关任务,在航空航天的材料、测控、通讯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天津大学还为航空航天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仅2003-2008年,就有本硕博的毕业生442人到航空航天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