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美涌现"不消费者" 中产阶级"垃圾堆"里讨食

2008-5-22 09:55:46
来源:广州日报




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令全球消费者都感到了压力。在纽约,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开始加入一个反消费主义的环保组织——“不消费者”,该组织成员频频出没在大都市的灯光下,从垃圾堆里寻找第二天可以用来果腹的食物。

  目标:快餐店和超市垃圾

如今,越来越多的纽约人开始加入这个组织,并不仅仅是因为拥有共同的理想,有些人实在是为生活所迫。

简尼特·卡利什是来自纽约昆斯的高中老师,也是“不消费者”运动的一名成员。每到晚上估计垃圾差不多被扔出来的时候,她就带领一批同道者聚集在垃圾桶边“淘宝”。从尚未变质的食品到能穿上身的衣服到还可以利用的厨房用品,垃圾堆里的“宝物”可真不少。卡利什女士说,该组织的成员这一两年在大幅增加。

卡利什指出,在挑选食物方面,“不消费者”并不是从普通家居的垃圾堆里“淘宝”,“那些的确是不能利用的垃圾,都是些吃了一半的食品和过期的食品”。“不消费者”是从纽约快餐行业以及超市丢出的垃圾中挑选,如星巴克、三明治连锁店Pret a Manager等。

卡利什说,一到晚上9时,快餐店和超市的员工就用黑色大塑料袋把当天的剩余食品装起来扔掉。一个小时后,垃圾工人会将垃圾袋收走。“不消费者”需要赶在垃圾工人到来之前动手。

卡利什说,捡食物多年,她从来没有因为吃垃圾桶里的食物而生病,但是她总是建议新加入的成员不要碰那些被扔掉的肉,因为肉变质后很容易引发肠道疾病。

  每周可省50美元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不消费者”成员说,他通常是在下班的路上,从办公室附近的一家Pret a Manager店捡5到6个三明治,每个三明治都有自己的包装袋,一点都不脏。“我把这些三明治放进包里,自己吃一个,有时给同事或朋友吃一个。我算了一下,通过在垃圾箱里‘淘宝’,我每个星期可以省下50美元。”

卡利什说,有时翻垃圾箱会有许多惊喜,比如有次她打开一个垃圾袋,100只漂亮的香蕉出现在眼前。她解释说,有时超市仅仅因为有了新货入场,而看到这些食品已经没那么新鲜,就扔出来,其实完全可以吃。


50年来处境最糟

近年来,次贷危机爆发令美国的经济环境恶化,众多美国人在收入缩水、失业等的压力下,又不得不承受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

除了谷物价格一路高企外,跟2006年比,美国牛奶的价格涨了一倍,石油价格的上涨令运输成本增加,导致水果和蔬菜的价格也在上涨。

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去年,美国中产阶级经受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大经济压力和最糟糕财务处境。

  美国城市涌现“不消费者”

“不消费者”(Freegans),是近年来在美国城市人群中涌现的“新人类”。他们有正当的职业和固定收入,但是为了对抗消费文化,他们定期组织“都市搜寻食物”的活动,到街头的垃圾堆,拣出可吃可用可穿的物品,有些人甚至坚持整年不花一分钱购物。

辛迪·罗辛是其中的一员。有一晚,她跟同伴们相约在一家高级杂货店前聚集,待店铺一关门,就开始行动。众人七手八脚从垃圾堆里捡出青椒、苹果、面包、草莓、香肠、香蕉、奶酪、果汁和几袋胡萝卜。这些食物并非完美,但是在“不消费者”眼中,并非不能入口。34岁的克里斯汀·古铁雷斯说:“草莓有点发霉,乳酪刚过保质期,就全部被丢到垃圾桶。”古铁雷斯是一家自行车修理店的店主。他身上的名牌防水衣和脚上完好无损的鞋子,都是从垃圾堆里淘来的。有时他会用捡回家的食物招呼顾客。“熟人常会留下吃晚饭,因为我的冰箱里总是塞满了食物。”古铁雷斯说。

“不消费者”会定期组织活动,向人们免费发放捡来的食物。“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递信息,关注地球被破坏的问题,关注存在严重物质浪费的现状。”罗辛说。

如果当天食物没有派发完,“不消费者”会储存起来,在定期举行的“不消费者宴会”上烹调,并欢迎任何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