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7 10:09:53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受精”是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精卵结合过程。为形成一个具有发育全能型的早期胚胎,卵细胞需要对精子基因组进行一系列的重“编程”。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基因组DNA上胞嘧啶碱基的去甲基化。据徐国良介绍,甲基化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种重要修饰,可调节基因的表达和关闭,与动植物生长发育、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而“去甲基化”则能诱导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此前,科学界并不清楚去甲基化这种化学修饰的改变是如何实现的,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生。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委的资助下,课题组在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发现,来自卵细胞的一个叫做“Tet3”的母源蛋白可以氧化精子基因组DNA,并进一步调控父源基因的表达,以支持早期胚胎的正常发育。动物实验发现,母鼠的卵细胞去除“Tet3”后,生育力会显著下降,大部分胚胎在妊娠期发生退化,被母体吸收;在动物克隆过程中,“Tet3”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为开发女性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也为提高动物克隆效率带来了新希望。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