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科学研究无“禁区” 毕大川阐释前沿科学内涵

2007-4-27 09:31:13
来源:科技日报




提起前沿科学,90%的人脑中会马上闪现出身上布满精密仪器的机器人、神秘的宇宙黑洞、各种高尖端技术的芯片,甚至克隆出来的各种生物。

“你所提到的只是前沿科学的一面,我们所要创刊的这本《前沿科学》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对非共识问题的严肃研究。”对于“前沿科学”的内涵,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所长毕大川给出了这样简明的解释。

说到最初创办《前沿科学》杂志的想法,毕大川说,近些年,他和许多国内科技圈的良师益友总是感觉国内的科研领域的思想还不够活跃,因此就想办法,使国内的科学研究环境能更活跃些,让真正的创新思想能有一个大的环境展示出来。

“宇宙的年龄还不到400亿年,有生命的年代还不到10亿年,有考古发现的有人类社会痕迹的年代不超过1万年,而现代科学才诞生了几百年。”毕大川说,“人类对于其本身身体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才能使那些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思想得以发挥?

毕大川说:“科学研究本身是不应该有‘禁区’的,一些研究和立题与某些‘传统’和‘经典’有些差别就不能发表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个科学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能够通过他严谨的工作把他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所得发表出去,就是他的最终目的了。”

说到国内科研界的学术环境,毕大川说:“应该有个容忍的学术气氛。”

时下常常有人指责,不给科学家发奖以及好的生活待遇就是对科研的不重视。毕大川说,这样来指责科学研究的大环境是不对的,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最基本的尊重,是让他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发表出来。

一心想为“前沿科学家”做点事的毕大川说:“这些年我总是想为布鲁诺和哥白尼抱不平,想想看,如果恢复到几百年前,说地球是在转动的谁能相信呢?没人相信!但是事实证明这个学说就是正确的,所以我认为不给这样的‘前沿科学家’平反,不能容忍!”

一些科学发现,在形成初期,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大逆不道”。毕大川说,对任何一个新的声音,大家都应该先去仔细聆听他的道理,你可以不赞成,但是应该能够容忍。科学本身不是一个教条,不怕人家说他不对,你可以怀疑,真正的真理不怕被怀疑,真理是通过人们逐渐的实践和认识,通过实践去证实真伪。

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宽松的、容忍的环境,容得人们去进行他的领域的研究,有了这个环境,这些不同的思想才能得以发表。

“一个理论一出来就把人家打入十八层地狱。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学。”毕大川认真地说。

对于很多人认为“前沿科学”就是最好的科研成果。他说:“其实不然,我们说的前沿科学并不代表某些领域里最先进的成果,而是在这些领域里触犯其最基本的原理、原则,在各个科学领域里最基本的理论、假设进行挑战的研究探索才叫前沿科学。”

突破传统的现有的理论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毕大川笑笑说:“纳里莫夫说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95%%都在重复前人的工作,只有很少数的人,是对科学有真正的突破。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非共识问题的严肃研究’,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以后,也许大多数的专家都是不认可的,什么是‘专家组得出的结论’,那就是‘共识’的问题了。我们所说的前沿科学也许是专家组90%%的人都认为不正确,与传统相悖的理论和发现。”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前沿科学》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呢?

毕大川告诉记者,《前沿科学》是一个公共、平等的工作平台,“《前沿科学》杂志,有一条规定:只要科研人员对他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严肃的论证和表达后,只要一个编委同意就可以刊登,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宽松的学术环境。”

他说,《前沿科学》,既要有思想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对于反对和质疑的声音,毕大川笑着说:“我们不怕有反对的声音,你可以来论证,科学的东西不怕人说不对。我们欢迎否定的声音,但你要先静下心来听听人家的研究。”

爱读书的毕大川说,老子的《道德经》里开篇有句话说得很好:道可道,非常道。每种道都说明了所论述的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但没有自然长生之道,按耳熟能详的话说就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主义理论或经典体系。他说,这也正印证了《前沿科学》杂志的创刊宗旨。

不想给前沿科学下定义的他对记者说:“人人都可以自己去感知什么是‘前沿科学’。我们目的是鼓励大家在基础的原理上有创新的动力、环境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