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罗来纳原本是美国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州,以前该州的支柱产业是烟草、纺织和家具,均属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以至于这里虽有几所知名大学,却出现了毕业生在本州找不到工作的怪现象。
“科研三角园区”的设想改变了北卡的落后面貌。在当地颇具名气的杜克大学、北卡大学和北卡州立大学相距不远,它们所在的位置就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以这3所学校为核心,加上周围10多所其他高等院校,构成一股强大的科研力量。如果能吸引投资,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商品,不仅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更能促进北卡经济发展。此设想得到许多有远见的政、商、学界人士的认同。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北卡州议会通过立法,设立了“科研三角基金”,划出2800多万平方米土地,建立了“科研三角园区”,州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企业到园区投资。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并不稀奇,但北卡“科研三角园区”的建立,是在近半个世纪前。这是美国的第一个“科研园区”,比“硅谷”早了几十年,而且“硅谷”是自然形成的,北卡的“科研三角园区”则是由州政府规划的。
“科研三角园区”的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步,起初比较缓慢,随着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全国环境卫生研究所等大公司和大科研机构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进入,其所产生的催化效应加速了园区的发展。如今,“科研三角园区”已成为北卡州经济的核心,拥有150多家公司、近4万名高科技人员,以生物、信息、电子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其中不少是著名跨国公司,如IBM、索尼、拜耳、北方电讯、爱立信、史克、思科等。在近几年的全国评比中,这个地区在许多方面名列前茅,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大的生物技术科研区、最好的科研商业环境、全国十大最佳风险投资地区。最近,在美国各地房价因次贷危机而纷纷下跌时,北卡的房价反而上升了14%,因为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人迁入北卡,在这里能够找到高薪的工作、低廉的房屋和良好的居住环境。
记者曾两次到“科研三角园区”采访,印象深刻。一是景象繁荣。沿着穿过园区的40号州际公路行驶,一路上新办公楼鳞次栉比,上下班高峰时,交通犹如纽约那样繁忙,但其大环境却比纽约好得多,处处林木,满眼翠绿。二是园区管理有特色。该园区虽然是经议会立法建立的,有点官方色彩,但具体的管理工作却委托给了“科研三角基金”,实行独立经营,以非营利为目的。三是为小公司的服务周到。园区内固然有一些著名的大公司,但绝大多数都是小公司,10人以下的就占了一半,园区机构主要是为它们服务的。 四是园区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里既有华侨华人开的软件公司,也有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的公司。园区负责人在介绍情况时特别谈到,希望中国企业来这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