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这才是真正的男人——记世界第一个宫颈癌疫苗共同发明人周健博士

2007-10-22 09:06:38
来源:科学时报/陈欢欢




周健博士的勤奋和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有目共睹。同时,周健对妻子、家庭、国家的爱心也令他身边的人至今记忆犹新。

“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周健在英国时,博士后导师张乃蘅的一封信对他影响非常大。张乃蘅在信中说:知识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有条件能做好HPV研究工作,不管是在中国、在英国还是在美国都一样。

弗雷泽1999年在周健的追悼会的悼词中,曾把周健形容为“热情而崇高的架桥人”。他说:“周健无疑是一位世界村的村民,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周健一直是华人社团的活跃分子,并牵头和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回忆,周健经常自己花钱、花时间接待来自国内的学者,安排吃、住、行、访问和进修。“1994年我在波士顿学习,周健知道后就给我寄来往返机票,让我到芝加哥讨论如何支持母校开展医学科研。”

在芝加哥时,周健对美国的中文学校印象颇深。回到澳大利亚后,“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忘记中文,他和小依出钱、出力、出主意,热心地和朋友一起组建了一所中文学校”。在澳的华人科学家魏明谦说。

1997年,布里斯班能收看到卫星电视的还很少。周健特意赶在香港回归前把卫星电视装好,让在他那里工作的中国人到家里来看。香港回归当天,十多个人来到周健家里,一起欢呼雀跃。

“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说自己拿的是国内的学位。周健则不管到哪儿都说‘我是中国人、是中国的土博士’,不管到哪儿发言都这么说。他就是这么实在的一个人。”孙小依说。

“蛋白分层、纯化的时候要用到氯化铯,这是非常贵的稀有金属化合物,在国内我们都是纯化之后反复使用,但是在剑桥用完后都丢掉。周健觉得太浪费了,要把它们收集起来,自己纯化后寄回中国再用。我当时觉得很不好意思,我说你去跟Lionel讲,人家还把你当成讨饭的。结果Lionel听完他的想法,拍拍他的肩膀说:‘That’s the real man.(这才是真正的男人。)’后来还专门给我们一个小储藏室。实验室里换下来的旧仪器、一次性的实验设备,我们都洗干净,收集了大约半个集装箱寄回国内。”

刚到剑桥的时候,Lionel Crawford邀请实验室里的人去他乡下的别墅聚会,Crawford夫人做了一个英国传统布丁,问大家好不好吃,结果周健说:“我不喜欢,从来没吃过。”孙小依回忆:“他夫人的脸一下就红了,当时很尴尬。周健就是这样的个性,刚开始相处人家可能接受不了,但时间长了都会发现他就是这样一个耿直的人。后来Lionel特别喜欢周健,他说我手下这么多人,还从没遇到过一个这样敢讲真话的。”

1990年,周健夫妇接受弗雷泽的邀请来到澳大利亚。弗雷泽后来回忆:“Crawford教授很后悔放周健走。”1999年周健去世时,Crawford年事已高,没能亲自参加追悼会,他写了一篇唁文,请求弗雷泽“在追悼会合适的时候逐字宣读一下”。他说:“周健对我来说是个很重要又很特殊的朋友……他的创造才能和精湛技艺都是异乎寻常的……从未在挫折面前退却过。我猜想,周健是经过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考验。因此,对于后来在剑桥和很多地方碰到的困难都不在话下……与他在一起工作是一种享受,只是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太短了。”

夫妻是捏在一起的泥巴

除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周健还是个“居家男人”。

孙小依说:“周健不光实验勤奋,做家务更是好手,只要他在家,肯定是他下厨做饭,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我也会做饭。家里电器有毛病都是他动手修。只要有空他就带孩子出去玩,常去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所以儿子一直对学习很有兴趣。在芝加哥的时候我们经常去滑雪。全家去过很多旅游胜地、世界名胜古迹,他还专程带儿子去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和英国的LEGO世界。所以现在我们有很多美好的家庭回忆。”

孙小依介绍,周健是个具有深厚生活情趣的人,他爱好摄影,喜欢在花园里养花种草,还喜欢钓鱼和游泳。

“不管在实验室还是在家里,只要有他在,我们常常开怀大笑。”孙小依说。有段时间,周健的实验室正好在孙小依的眼科隔壁,他的实验室成果很多,但是工作环境却很轻松,不断飘出笑声,眼科的护士经常不得不过去关门。

科研和生活中,周健和孙小依也都心灵相通、配合默契。孙小依说:“我们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就像社会上其他家庭细胞一样。”

“我们相互尊重并支持彼此的事业。”孙小依说:“出国之后我们说好他先发展,因为在国外想站住脚很难,要科研上作出成绩来就更难,我们的想法都是两根绳拧在一起更有力量。后来儿子长大了,周健的实验室也扩大了,经费充裕、有很多人帮他,我们商量也该我发展我的眼科专业了。”1994年到美国以后,孙小依参加了资格考试,重新回到眼科做临床工作。

周健经常请朋友到家里来聚会。孙小依认为周健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因此,花时间作准备给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周健也很支持孙小依。孙小依平时爱唱爱跳,1996年从芝加哥回到布里斯班后,周健虽然自己不太喜欢唱歌,还是给妻子买了很昂贵的音响设备,这样孙小依平时也可以在家里唱卡拉OK了。这也成为当时社区里最好的音响设备,后来凡有活动大家都来借用。孙小依说:“为了效果好,他买了高音、低音两套音响。但是接线很复杂,有几十根线,我到现在都不会接。后来社区活动要用的时候没人会接线,所以每次都是周健负责把音响从家里拆下来搬过去接好,经常要忙活几个小时。我们活动的时候,他也不唱歌、不跳舞,就在旁边帮我们调音效、换磁带。”

“所以生活中我们配合也很默契,小家庭生活十分温馨。就像周健说的,夫妻就是两块泥巴捏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间长了也分不清谁是谁了。”

“我有时候觉得很宽慰,人的一生能有一次这么刻骨铭心真正的爱,虽然已经失去,但曾经拥有过。”孙小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