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我科学家发现“植物庞贝城”

2012-2-23 14:19:06
科技日报




距今3亿年前,贺兰山西北角的一片原始森林中长满了各种生机盎然的植物,有一天附近的火山突然喷发,持续两天的火山灰不断飘落到这片森林里,所有的树木瞬间被覆盖住。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王军博士在乌达煤田发现了这座“植物庞贝城”。据悉,《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近日将刊登这项成果。

    对远古森林的实际复原依赖于原位埋藏化石森林的发现。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王军博士的课题组,联合美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乌达煤田发现了一距今约3亿年的成煤沼泽森林,被火山喷发所埋藏。其保存方式与庞贝城颇为相似,可以说是地球生物界的一个“植物庞贝城”。相关研究采用类似于现代考古的埋藏学方法,实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对地史时期陆地景观的,最大面积的植被实际复原研究,成功绘制了远古森林的实际复原图。

    该“植物庞贝城”位于贺兰山西北角,保存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大约3亿年前,石松类、有节类、瓢叶类、蕨类、原始松柏类、苏铁类等六大植物群生活在这里。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种已经灭绝的孢子植物——瓢叶类拟齿叶的完整的树冠标本,并且进一步调查还表明这类植物能够在局部区域占据统治地位。

    大面积的森林复原首次揭露了群落的生态梯度:除了上述发现的瓢叶类在局部占统治地位外,高层植被科达与封印木从不混生。结论表明,华夏植物群(现今中国及东亚)和欧美植物群(现今北美和欧洲)的植被无论从植物类群上和生态习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由于植物群所处的环境是地球处于冰室—温室过渡的气候背景,这项研究对探测现代植被随气候变换的趋势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