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幻小说作家阿瑟-克拉克的葬礼于3月22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葬礼上奏响了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影片《2001太空漫游》的主题音乐。根据克拉克的遗愿,他的墓碑上刻着:“这里躺着阿瑟-克拉克,他永远不会长大,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
人物:“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科幻大师克拉克生平
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科普、科幻两栖作家,阿瑟·克拉克苦心钻研科幻中的科学问题,并以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的思想融于作品之中,将科学的思索和浪漫的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过去数十年里,克拉克曾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做过众多大胆预测,在这些预言中部分已经成为了现实。
1.太空梯
太空梯由系在太空船和地面支撑点之间的一条高强度缆绳构成,缆绳用于从地球上向太空输送货物。阿瑟·克拉克最早在其1979年小说《天堂的喷泉》中提到了这一概念,书中,工程师们在一个虚幻小岛的峰顶建了一个太空梯。他在1981年的技术性论文《太空梯:想象实验还是宇宙钥匙?》中进一步完善了这些概念。
克拉克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了太空梯这个概念,但其实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早在1895年就首次提出了太空梯的构想。尽管这一概念听起来像是空中楼阁,似乎仅应该存在于科幻范围内,但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开拓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为了将这一梦想变成现实付出了巨大努力。
美宇航局早就拥有一个太空梯研究项目,近几年对碳纳米管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开发高强度缆绳的成功率,高强度缆绳能将太空船与地面连在一起,这也是之前研究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过去三年,“升降梯:2010”(Elevator:2010)项目甚至举办了一个太空梯设计大赛,向帮助开发这一技术的个人或组织提供50万美元的奖励。
2.千年虫
在2000年新年倒计时一步步逼近之时,各国政府和商业机构都因“千年虫”问题而绷紧了神经。“千年虫”亦称“电脑千禧年问题”或“千年病毒”,缩写为“Y2K”,是指在某些使用了电脑程序的智能系统,由于其中的年份只使用两位十进制数来表示,因此当系统进行(或涉及到)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
人们纷纷得到警告说,不能平安度过2000年新年,银行系统甚至天然气和电力供应也会面临潜在的问题。克拉克在采访中表示,他之前就谈过这个问题,“这可能是关于‘千年虫’及其成因和应对策略的首次技术著作外的描述。”他是在1990年小说《深海的鬼魂》(The Ghost from the Grand Banks)中做出这一预测的。但是,全世界的人完全是虚惊一场,当2000年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时,千年虫问题没有对商业活动构成影响。
3.“太空卫士”
克拉克对“太空卫士”的预测不仅已经成为现实,且在其1972年小说《与拉玛相会》中提出的“太空卫士”一词沿用至今。据《与拉玛相会》记述,2131年,“太空卫士计划”(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卫系统)的宇航员发现了一艘外星人飞船朝太阳系驶来,他们对外星人飞船进行了探测,试图解开其中隐藏的深奥秘密。
在现实生活中,外星人探测器到底是否存在至今仍是个谜,不过小行星和陨星倒是频频光顾地球。为此,美宇航局在1992年对如何监控这些天外来客进行调查,同时评估它们对人类安全可能构成的威胁。这个项目被命名为“太空卫士巡天”(Spaceguard Survey),主要任务是绘制90%近地物体(NEO)的运行图。英国同样建立有一个监测近地物体的国家信息库,尽管诸如“英国太空防卫”(Spaceguard UK)等游说组织希望政府向这一问题投入更多资源。
在《上帝之锤》(The Hammer Of God)中,克拉克虚构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帮恶徒乘飞船来到一棵“流氓”小行星,给其安装了推进器,使它偏离了正常的绕地轨道。2005年,日本探测器“隼鸟”确实成功登陆近地小行星“糸川”(Itokawa),不过并没有安装推进器,试图偏离它的运行轨道。
4.通讯卫星
克拉克并不是提议使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的第一人,他的概念是建立在赫尔曼·波托西尼克(Herman Potocnik)和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早期研究成果之上。克拉克在概念上的飞跃(1945年在《无线世界》一篇文章中作过简要描述)则是提出使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去建立全球性通讯网络。在赤道上空35,786公里(22,240英里)轨道处运行的卫星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速度,模仿下面地球旋转的速度,因此,它总能在同一地点上空飞行。
第一颗卫星“辛康3号” (Syncom-3)于1964年,即克拉克那篇论文发表之后仅仅19年,被发射到地球同步静止轨道。“辛康3号”飞行在太平洋上空,那年晚些时候它把来自东京奥运会的照片传输给美国,这是首次跨太平洋电视信号传输。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的卫星网络如今为世界上大部分有人居住地区提供着众多服务,如电话信号、数据传输和电视信号。
气象和地面观测卫星也是如克拉克描述的道路发展过来的,“克拉克轨道”这一术语有时被用于描述这些卫星的轨道。不过克拉克确实没有预测到晶体管以及后来的集成电路的研发,这意味着卫星远比他原来描述的物体小得多。按照克拉克早前的预测,卫星可能会使用电子管技术,需要经常维护。
5.太空核动力
《太空序曲》(Prelude to Space)不仅是克拉克发表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还是他钻研科幻中科学问题事业的一个序曲,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克拉克对人类的太空之旅作了众多预测。《太空序曲》提出使用核能,为“普罗米修斯”号探测器提供动力。
克拉克的预测并不是没有响应者,冷战初期的美国规划者们可能从中得到了灵感,美国当时的“猎户座计划”概念就提出用核爆推进设备将飞船发射上天。“猎户座”飞船上天的愿望没有实现,但苏联似乎是要验证克拉克的艺术猜想,最终发射了一系列由核反应堆推进的卫星。苏联核动力卫星“宇宙954号”1978年在加拿大境内坠毁,卫星携带的核燃料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污染。
美国宇航局几年前提出“普罗米修斯计划”,使核爆推进概念得以复活。“普罗米修斯计划”是一个研究倡议,旨在将核动力探测器发射太空,对茫茫宇宙展开探索。该计划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是“木星冰月轨道器”(Jupiter Icy Moons Orbiter),利用其强大的动力来源去寻找生命和水。美宇航局的“普罗米修斯计划”早已夭折,迄今没有迹象表明那个国家的宇航局还有意采用这种核动力方案。
6.预防地震
在和另一位科幻小说作家迈克·麦奎伊(Mike McQuay)合著的《里氏10级》中,克拉克讲述了一个试图去预测和预防地震的故事。科学家的计划是“点焊”(spot weld)50个战略地区的地球构造板块,阻止它们活动,进而避免了引起地震的灾难性分裂。这种焊接法可以通过引爆深埋地下的原子弹来实现,目的是为了避免大地震将加州同北美大陆分离。当时,这一概念几乎完全存在于科幻小说中。
地震预测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科学家没有任何标准和可复制的技术去参照。此外,构造板块力量巨大,能引发造山运动,造出深深的海洋盆地,甚至将大陆撕裂。“点焊”地震断层在预防这些狂暴的地质活动时,也许起不到任何长期的作用。不管怎样,《里氏10级》所描述的计划却在恐怖分子欲摧毁一栋“点焊”工作正在进行的设施时遭遇惨败。
7.大脑备份
克拉克经常探究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将人脑“备份”或存储到电脑上。在著作《3001:最后的奥德赛》中,他这样描写人类的未来:“一旦他们的机器优于他们的身体,就到了该搬家的时候了。首先是他们的大脑,其次是他们所独具的思想,它们被搬到由金属和宝石搭建的华丽新家。在这里,它们可以在星系尽情遨游。他们不再建造太空船--他们本身就是太空船。
克拉克认为,对那些希望在生命尽头将自己的记忆和个性传下来的人而言,这个创意将派上用场。克拉克2005年对英国广播公司说:“当他们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你将他们的思想转存到电脑上,这样,他们的个性就会不朽。只需将它保存在光驱(CD-ROM)上,将其插到里面——很简单!”虽然科学家迄今尚未彻底达到这一阶段,但一些项目已开始起到奠基的作用。
例如,微软公司的科学家戈登·贝尔正在从事一项名为“MyLifeBits”的研究,目的是将“一个人一生的所有文章、书籍、名片、CD、信件、备忘录、文件、照片、赠送物、家庭影院、录像讲座以及录音等值得保留的东西”以数字形式存储下来。另外,该项目的最新版本使我们可以获取电话记录、即时信息文本、电视以及无线电内容,以形成关于我们生活的一个虚拟代理记忆。
8. 人体冷冻术
克拉克之前曾著有《远土的歌声》(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一书,其中有关行星际太空之旅的描写令他突发奇想:人类如何才能在飞跃浩瀚的太空的长途跋涉中,长时间的生存下来呢?他得出的答案之一是低温冷冻。《远土的歌声》的故事情节是,由于太阳即将发生大爆炸,人类只得搭乘飞船离开他们的家园。
目前,尚不能进行活人低温冷冻,而且在许多国家,这种尝试本身是非法的。共有150多人(主要在美国)去世后用液氮冷冻起来。不过,即便是经营这些项目的公司也承认,冷冻人并不能复活,且没有证据表明,人体冷冻技术将会保存人类的身份,即便有证据显示大脑组织能够从这一过程中幸存下来。在医学方面,超低温环境被用来在移植前储存器官,以及储存卵子和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