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6 10:57:29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结肠癌是西方国家中第三大与癌症相关的致死疾病。项目首席研究员约翰·迪克称,此项研究成果朝临床应用癌症干细胞生物学以控制癌细胞生长,推进持久治疗方法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在临床前实验中,研究小组在小鼠体内复制了人类结肠癌,以确定特定靶向干细胞是否具有临床相关性。研究人员首先发现BMI-1基因是结肠癌干细胞的 关键调节器及自我更新、增殖和细胞存活周期的驱动器。接下来,他们利用现有的小分子抑制剂成功阻断了BMI-1,从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临床相关性。
论文主要作者安托尼贾·克莱索博士表示,抑制自我更新调节器是控制肿瘤生长的有效途径,为将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临床相关性作为靶向治疗的生物学过程提 供了强有力证据。迪克博士解释说,阻断BMI-1通路,干细胞就无法自我更新,从而对肿瘤生长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损伤。换言之,癌症被永久关停。
研究报告共同作者、外科医生兼科学博士凯瑟琳·奥布莱恩说,这项研究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描绘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大约65%的结肠癌患者都有BMI-1生物标志,其临床应用前景令人兴奋。
总编辑圈点
关闭一个基因就治愈了癌症,传说中的灵丹妙药不过如此。肿瘤细胞跟干细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在干细胞领域的试探,科学家不经意间摸索出了清除癌 细胞的捷径。当然,一个基因或许既有害又有利,关闭它的副作用还未可知。但无论如何,此种靶向治疗的前景鼓舞人心。或许未来在肝癌和胃癌等东方人易患癌症 的治疗上,也会研发出类似的绝招。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