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棣:着力构筑海洋经济四大基地
目前,该县正致力于山东省第二大海洋化工基地、中国海盐(盐化工)基地、中小船舶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生态电源基地建设
山东省无棣县地处山东省北部, 属黄河冲积平原,海岸线长102公里,浅海面积150万亩,滨海潮土、盐化潮土分布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属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地带,是实施“海上山东”建设和国务院关于实施“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主战场,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骅港的直接辐射区域,是连接京津塘和胶东半岛的要道。
近几年,无棣县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全力建设“海上无棣”,海洋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成为全省7个海洋经济先进县之一。2006年,全县实现海洋经济产值达43.19亿元,占全县GDP比重为45.58%。今年1~5月份,全县实现海洋经济产值26.2亿元,占全县GDP的比为53.6%,海洋产业已撑起了无棣经济的半壁江山。
致力四大基地建设
无棣县把跨越发展主战略牢牢锁定在“建设海洋经济强县”上,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紧紧围绕海洋化工、海盐、中小船舶制造、生态电源“四大基地”建设大上项目、上大项目。2006年,无棣县确定实施的“双50”重点工程中,涉及海洋经济的有51个,总投资达115亿元;2007年,无棣县确定实施的“631”重点工程中,涉及海洋经济的达到53个,计划总投资超过140亿元。
一是努力打造山东省第二大海洋化工基地。按照海洋化工、盐化工、油化工、煤化工、高分子化工“五化合一”的发展思路,全县新上较大化工项目32个,总投资39亿元,2006年全县实现海洋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今年将达到200亿元。同时,该县把海洋化工产业链不断向精细化工领域延伸,中国兵器总公司投资30亿元的MDI项目和中海油600万吨炼油项目年内有望落户无棣。
二是努力打造中国海盐(盐化工)基地。无棣县大力整合盐业资源,把全县直盐滩涂整合为6个开发区进行规模开发,综合利用卤水,大力推进盐碱联产,建设高度关联、深度开发、加工增值的盐及盐化工生态工业体系。目前,全县盐田面积已达到80万亩,原盐产量增至230万吨。
三是努力打造中小船舶制造基地。坚持港口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突出发展以造船、航运、油盐化工、机械制造、三产为主导的临港产业,将套儿河西岸30公里沿线建设成中国北方中小船舶制造基地。2006年,已有总投资16亿元的11个船舶修造及螺旋管等与造船航运业相关的项目落户。目前,有5艘船舶正在建设,并在年内实现出口挪威的目标。
四是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生态电源基地。利用海水冷却,总投资27.7亿元的2×30万千瓦生态电厂和总投资30亿元的62.5万kW电厂,年内将全部建成发电;充分利用海风资源,一期4.8万kW风电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另外,国电生物质发电项目2×12kW机组10月份建成投用,核电前期调研工作正在开展。到2010年,全县将形成520万kW的发电规模,成为全省重要的电源基地。
积极与周边地区对接
据悉,近几年,无棣县立足建设“海上无棣”,着眼对接天津滨海新区,大力加强北部沿海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已拥有500~3000吨级泊位码头7个,年吞吐能力达370万吨。滨州港西港园区的水电路讯已基本配套,万吨级滨州港正在建设之中,总长132公里的沿海防潮大堤实现基本闭合。鲁北大桥和套儿河大桥正在筹建,万吨级滨州港和津汕、威乌两条高速公路加快推进,疏港一级公路正争取立项。
同时,该县积极建设园区,搭建海洋经济的发展平台。无棣县在北部沿海区域建设了鲁北生态工业园、盐化工业园、滨州港西港经济园区、生态湿地工业园四大园区,基本形成了海洋捕捞、养殖、海洋化工、电力、盐及盐化工、船舶制造、生物医药、海洋服务业等支柱产业,拥有鲁北企业集团、埕口盐化、正海科技等十几家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的特大型、大型企业。沿海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园区平台的搭建,为北海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对接提供了坚实载体,目前天津客商已有102个项目落户无棣,在无棣的投资已突破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