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之前,在葡萄架上采用塑料薄膜搭建雨棚,这是云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经过试验探索出的葡萄病害防治的新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云南葡萄种植业的关键性难题。
目前,云南葡萄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但病害流行致使葡萄减产,同时造成葡萄品质下降及上市过于集中,价格受到冲击。云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经过试验,明确了雨水是葡萄多数病害的“罪魁祸首”,探索出搭建避雨棚这一工程措施,应用于葡萄病害防治中,效果明显。
这种葡萄避雨棚,广大果农“看看就会做”。中年妇女魏萍管理着一个面积达286亩的葡萄园,前几年尽管也喷农药,但葡萄病害仍频繁,果实损失率不低于70%。去年她为葡萄园搭建了避雨棚,全年只喷过3次农药,但满园的累累果实基本无病害。
弥勒县弥阳镇居民张云龙的葡萄园今年葡萄不仅品质好,采摘期又延长了一个月。他对记者说,今年葡萄园利润猛增的窍门就在于“葡萄有了避雨棚”。
在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支持下,云南葡萄产区已示范推广葡萄避雨棚上千亩。云南农大植物病理实验室主任李成云介绍,经对照比较,这一新方法对葡萄主要病害霜霉病、白腐病、白粉病、褐斑病等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远远高于化学试剂及其他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