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发现号”顺利升空 此次发射将成绝唱
北京时间2月25日5时50分,随着一声轰鸣,“发现号”航天飞机拖着长长的火焰划破蓝天,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两分钟后,助推器分离,“发现号”独自踏上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最后一次旅程,开始为期11天的太空之旅。
此前,由于技术和天气原因,原定于2010年11月1日的“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曾先后四次推迟起飞。此次11天任务完成后,将结束其近30年的辉煌航天生涯,光荣“退休”。
据美国航天局的估计,当天大约有四万人聚集在佛罗里达的发射场周围,观看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谢幕演出”,人们打出各种标语祝福“发现号”一路顺利,一个教堂早前还专门为发现号的发射而祈祷。
谢幕之旅
为国际空间站带来第一个永久居民
北京时间2月27日3时14分,“发现号”停靠国际空间站。当时,空间站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上空大约350公里处。停靠后,空间站发生摇晃,大约45分钟后恢复稳定。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消息:“‘发现号’与空间站对接推迟至美国东部时间15时04分(北京时间2月27日4时04分)。当时,摇晃得到控制。”据称这次对接比平时用时更长,因为在对接前该机同空间站并未对准,这意味着对接舱口无法打开。
此次谢幕之旅,“发现号”搭载6名宇航员,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一个永久性多功能舱,并且还将为它带来一个“永久居民”——太空中第一个人形机器人“机器宇航员2号”,以及一个外置平台、一个备用冷却装置、备用部件以及其他补给。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介绍,“发现号”的此次飞行代号为STS-133,它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的永久性多功能舱以及首个类人形机器是美国负责的最后一部分部件。
这个新的多功能舱将作为储藏室,并提供额外的研究工作空间,航天员今后可以在这个舱里进行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实验。而价值250万美元的“机器宇航员2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通用公司联合研制的首个进入太空的仿真机器人,它拥有头部、结实的身躯和两只手臂,质量约150千克。它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完成零星工作和维修任务。
据称,“机器宇航员2号”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类似人类的灵巧手指,可以帮助人类完成枯燥、重复或者危险的任务。此外,它还可以举起44公斤的物品,大约是其他灵巧机器人的4倍。
光辉历程
27年飞行39次 被视为勇气和幸运的象征
“发现号”是美国建造的第3架航天飞机,1984年首飞,已是历史上参与航天任务次数最多的航天飞机,在27年中,它已经第39次执行飞行任务。
在“发现号”执行过的全部38次飞行任务中,它总共在太空度过了363个日夜,几乎相当于一整年,没有一架航天飞机有“发现号”这样光荣的出勤率。它一共围绕地球运行了5800圈,时速高达2.8万千米,总飞行里程近2.3亿千米,这相当于往返月球288次,或者到太阳距离的1.5倍。
此前发现号航天飞机总共运送过246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这其中包括世界第1位女性航天飞机驾驶员柯林斯,世界年纪最大的航天员(77岁的格伦),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非洲裔美国人,首位乘坐美国航天飞机升空的俄罗斯航天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美国议员。
“发现号”还先后用于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尤里西斯”太阳探测器、上大气层研究卫星、国际微重力实验室1号、大气实验室2号、“先进通信技术卫星”、第7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发现号”也多次在轨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并多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交会对接。
美国最初执行航天任务的有5架航天飞机,但其中有两架发生惨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不久后爆炸,2003年“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解体。“发现号”在这两驾飞机发生悲剧之后分别两次担纲大任,重新踏上太空,被视为勇气和幸运的象征。
谁来接班
10年后美国才能研制出新的载人太空飞行器
“发现号”的这次飞行也意味着美国航天飞机时代即将落下帷幕——美国仅有的三驾航天飞机中的其他两架也将在今年彻底退役,按计划,“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定于4月19日,而“亚特兰蒂斯号”最后一次飞行定于6月28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席技术专家罗伯特·布朗预计,现有航天飞机编队退役后,航天局将集中精力与私营企业合作,研发新一代太空飞行器。据他估算,这可能需要10年。
按布朗的说法,新太空飞行器面世具体时间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航天局能得到多少财政拨款,但他对10年内实现这一目标抱有信心。
美国航天飞机编队退役后,俄罗斯“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将成为运送宇航员往来国际空间站与地面的唯一工具。
据称,美国代替航天飞机的载人航天器,将是名为“奥赖恩”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的乘员探索飞行器,亦称“猎户座”。这原本是根据美国前总统布什2004年初提出的进军太空计划(最早于2015年载人重返月球、2020年左右建立月球基地、2030年后派人登陆火星)而研究的载人航天器,在其载人飞登月球之前,先作为近地轨道载人航天器使用。
“奥赖恩”飞船将用美国新研制的战神1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轨道运行,并能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完成太空飞行任务后再返回地面。它一次可以运载6名航天员,完全可以完成航天飞机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的一切任务,比俄罗斯现在的“联盟TMA号”载人飞船要大得多,且在近地轨道上飞行也比航天飞机更为安全。至于“奥赖恩”载人飞往月球的时间,美国计划安排在2020年,那时它还要与登月舱、地球出发站在近地轨道上组成联合体后才能奔月。
致命缺陷使航天飞机退出时代舞台
美国航天飞机铸就了巨大的辉煌,那么为什么它将在2011年6月以后就退役了呢?庞之浩表示,主要原因是经大量飞行实践证明,航天飞机存在严重的致命缺陷。
首先,由于航天飞机技术难度大、系统设计复杂、零部件更容易耗损,所以返回地面以后要进行大量费时费力的维修工作,从而使每次发射费用高达4至5亿美元;每架航天飞机发射时间的间隔也由此拉长,每年仅能进行5至6架次左右的航天飞机发射;更要命的是由于体积庞大、外形复杂,发射时航天飞机轨道器只能与外贮燃料箱并联在一起,所以它并不安全,轨道器很容易受到从外贮箱掉下来的保温材料的撞击。
至今,美国5架航天飞机已损失了2架,并因此牺牲了14名航天员。美国航天飞机原计划寿命最多为20年,每架应飞行100次,但截至目前,5架航天飞机加起来飞行了才133次。所以,航天飞机目前只能称得上是当代世界上用途很广,但成本很高、风险很大的大型运载工具,美国不得不忍痛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