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学校办学行为亟待规范

2007-4-25 08:38:14
来源:燕赵都市报/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周建国




3月27日,《中国教育报》的《现代校长》周刊刊发了南京师大附中老校长胡百良先生《还青少年良好宽松的成长环境》一文,文章指出了当下中小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一针见血。
反思当下的学校教育,尽管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干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有不少学生非但不能从学习中感受快乐,相反地产生厌学情绪。
为什么?因为当前学校的一些做法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教育价值观被扭曲
在社会和家长不适当的压力下,学校为了生存,一切工作都围绕升学转。尽管新课改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可评价改革“涛声依旧”,主管部门和社会依然用单一的、传统的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还是用纯粹的升学考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不管教师对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只要教出来的学生考分高,就是好教师;只要能获得升学高分,就是好学生,很少考虑如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升学压力下,有的学校把应该开设、开齐并开好的所有学科,人为地分成“考试学科”和“非考试学科”。在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成了“考试学科”,可以任意增加课时,增加辅导时间,增加考试和练习;“考试学科”的教师也备受重视;而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就被贬低为“非考试学科”,不仅被任意地减去课时,甚至成了只写在课表上的“梦想课”。
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理念上说的是要“以学生为本”,事实上学生是“习题人”和“考试机器”,更是没人理解的“苦恼人”。有学生说,在中国,最苦、最累的人是中小学生,最没有生活情趣和人生意义的还是中小学生。这话貌似危言耸听,却是最危险的事实。
学生们普遍都“起五更,落半夜”,早上“踏着星星把学上”,晚上“盼着月亮把家归”。一年四季“早六晚九”的作息时间雷打不动,白天八节“正餐”,外加早、中、晚自修课三顿“零食”,回家还得继续完成两三个小时的课外作业。“想睡觉”,是学生们的最大奢望,睡眠不足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硬环境”瘫痪,“软环境”窒息
音体美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电脑房等因长期闲置,蒙上了厚厚的灰尘,成了摆设。课外书在许多教师眼里是与升学不搭界的“闲书”,“不要看闲书”是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一些学校以“准军事化管理”为荣,校园内必须保持“安静和庄严”,教室更应“肃穆”,校园内看不见学生活动的身影。为了自己学科的高分,教师间教学研究互相封锁资料,合作教研名存实亡。教师所关心的也只是好学生的考分,“见分不见人”是关爱学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艰难地向升学考分“坡道”爬行的同时,放弃了课外阅读,忽视了知识面的扩展,弱化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弃了喜爱学科和特长学科的进一步“扬长”,为了考分违心地补习不喜欢的学科,“扬长教育”蜕变为“补短教育”。不少学生缺少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的沟通、交流、对话、合作,为分数关闭了开放的心灵。
课堂教学失却“灵魂”
课堂教学的“灵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有效发展为旨归。但目前的情形是从过去教师“唱独脚戏”、“满堂灌”,到现在的“满堂问”,热热闹闹的背后,形变神不变,仍然是教师为中心。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尽管也在“动态生成”,也在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多半是作秀。在合作的舞台上,仍是少数“精英”学生霸占了话语权,多数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状态。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司空见惯的仍是教师的滔滔不绝,教师的“一竿子插到底”,要不就是学生没完没了的练习和考试。
教育活动成了“美丽的神话”
教育活动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更是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需要。由此,学校应适时、适度地组织各类有益学生思想进步、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组织好班团队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政策形势、法制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增加时代意识。可当下学校里的教育活动,只是校长在学生大会上的简单说教和严厉训斥,更多的是政教主任和班主任的大呼小叫,抑或是学生犯错了,班主任老师在班级里的喋喋不休。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是写在课表上被参观者和领导来校检查时“观赏”的。春游踏青、秋天野炊、野外写生、参观访问、野营远足等均以“安全第一”被因噎废食。
故此,正本清源,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是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