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9 15:24:46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
本周焦点
IBM欲设计“史上最强”计算机系统
美国IBM公司正预备打造史上最强的计算机系统,据称其将采用3D芯片制造,每日数据吞吐量相当于整个互联网流量的两倍,而运算能力则是当前速度最快的PC的数百万倍。
该计算机系统会在“平方公里级射电望远镜阵列”(SKA)竣工后与其相连。平方公里阵列项目预计在2016年动工,2024年完成,届时每平方公里每天产生的数据将以EB(艾字节)为单位,与其匹配的计算机需要达到一定的运算能力,才能观测130亿年前的宇宙景象,对太空无线电波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星系演化、暗物质以及宇宙的起源。
而这一巨型望远镜阵列的具体建造地点,目前正在商讨之中。
本周之“首”
首次利用光让电子“穿越墙壁”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首次利用光,让电子穿过了经典力学里无法穿越的“墙壁”(势垒),实现了量子隧穿,借此有望研制出新的凝聚态。而在这场光与电子的“联姻”中,产生的后代实际上是新的不可分割的粒子,其可以自由地通过像平板一样的半导体“墙壁”而消失,这些粒子或让以往理论上的想法变为实用设备。
首次在硅上集成50微米厚锗
一项构造单片半导体结构的技术取得突破。瑞士和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在硅上集成了50微米厚锗,是以前的10倍,而新结构几乎完美无缺,可让多个领域受益,包括X射线技术,以及用于制造每一层电池能吸收不同波长太阳光的高效叠层太阳能电池。
一周技术刷新
高度控制金属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工程师一直希望有种多孔的金属薄膜,在争取更大的表面面积进行化学反应的同时,保有较高的导电性。现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利用氨基酸将金属原子和硅原子相连,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攻克了后者的难题,使多孔金属薄膜的导电性提高1000倍。而这一技术同时为制造多种可应用于工程和医学领域的金属纳米结构开启了大门。
让卫星“轻装上阵”的新型推力系统
适合微卫星的高效推进系统现已不再是难题。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实验室展示的一款“微推力”(MicroThrust)卫星,其迷你推力器能以0.1升燃料飞往月球,亦能使一颗正以时速4万公里绕轨飞行的卫星转换方向。其将引领微卫星在航天领域大行其道,进而展现出人类对太空的研究正呈现出低成本探索的态势。
前沿探索
实验鼠无法取代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确认了胚胎干细胞中控制人体发育的3种基因Nanog、Oct 4和Sox 2,详细地揭示了它们是如何控制人体发育的,而其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于实验鼠胚胎干细胞对鼠体的作用。这凸显了利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也有望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如何培育这些细胞用于疾病治疗。
钻石内构建量子计算机
一种钻石的瑕疵是氮原子取代了碳原子及邻近晶格空位,形成了氮晶格空位中心,而由美国、荷兰组成的国际小组就利用这种钻石瑕疵作为量子比特,构建了一种钻石内的量子计算系统,并包含有使该计算机免于退相干的保护机制。在用格鲁弗算法测试后证实该系统确是以量子方式进行运算的,但目前还不十分完善。
新量子加密法可挫败“最老练”黑客
早期研究曾显示,一个聪明的量子黑客可以破解商业密钥分配系统。但加拿大一小组发现,一种被称为“与测量设备无关的密钥分配系统”的量子加密方法,或可挫败那些“最老练”的黑客。其可检测当量子数据被第三方操纵时所产生的微妙变化,虽然黑客能操作光子探测器并广播测量结果,但用户之间不再信任这些测量结果。该原型预计将在5年内开发出。
崭露头角
可能修改进化论的新假说
进化论认为,生物通过增加基因而不是丢弃基因向前进化。然而美国科学家从微生物基因组的分析中认识到,某些微生物的进化趋势是复杂性减少,同其祖辈相比,基因出现净损失现象,即这种通过丢弃基因并依靠其他物种而得以生存。目前此假说仅局限于微生物群,但仍有可能扩大范围并修改进化论。
“最”案现场
迄今最完整猛犸象残骸
4月6日的一个惊人消息称,在西伯利亚冻土中,发现了迄今保存最完整的猛犸象残骸。这是一头生活在一万年前的幼年猛犸象,其毛发蓬松鲜艳,眼睛、脚垫、内脏皆完好无损。从这头动物身上科学家将获得许多重要信息,不仅包括有关猛犸象物种的,还有与猛犸象同时生活在冰河世纪时期的人类情况。
奇观轶闻
自动成型的“智能沙”
美国麻理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个新目标,居然是能向前后传递信息并选择性地贴附在其他沙粒上的“智能沙”。目前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了边长10毫米的立方体,突破了算法上的难题,能按需形成简单的物理形状,离真正的“智能沙”迈进了一大步。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