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是中国数字家庭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当前,在政策环境、标准发展、技术演变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均对中国数字家庭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数字家庭概念的深入,以及相关产品的发展,数字家庭正逐渐走入消费者的生活,上海电信就率先在5000户ADSL用户中试点数字家庭业务。
赛迪顾问
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中国数字家庭用户数已经达到1372.6万户,这里涵盖了有线数字电视用户、IPTV用户以及智能家居用户。与去年相比,整体用户数增长了244.8%。
在过去的一年中,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程脚步明显加快,全国范围内有线网络运营商的结构发生变化,原来以市为中心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开始向省网整合,增强有线电视网络的区域竞争力。随着多项数字电视标准出台,整个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清晰,进入快速成长期。尽管IPTV发展仍面临政策、网络、标准、内容等方面问题,但业界的合作与业务创新为IPTV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此外,智能家居虽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整体市场将逐渐进入一个行业整合阶段,产品向实用化、便捷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数字家庭的产业链主要由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厂商、整机厂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等主体构成。这4大环节中核心部件提供商和运营商的行业垄断情况较明显,进入门槛较高。相对而言,终端整机厂商和内容提供商由于行业分布范围大,进入门槛较低。特别是终端整机厂商环节,由于目前彩电和PC领域中主要厂商的技术相对成熟,把握好未来客户需求,联系上下游环节,推出一些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难度并不高。
数字家庭市场在中国的启动还有待时日,目前我国数字家庭的发展面临标准不统一、成本高、客户认知度低三大瓶颈。数字家庭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统一的产业标准,各个标准联盟和联盟中的厂商都有各自的战略意图和出发点,太多的产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数字家庭的相关产品整体价位仍然偏高,在对价格极度敏感的消费电子市场,高位的价格不利于产品的普及;很多普通消费者对数字家庭的接受认知积极性不高,厂商宣传时推出了不同的概念使消费者产生模糊认识。
笔者认为,随着数字家庭市场接受度的提高和市场价格的逐步下滑,数字家庭BOX将会成为数字家庭的主体。基于中国数字家庭发展的现状,笔者对未来5年数字家庭用户的增长做出如下预测:
1、产品集成电脑电视于一身。未来的数字家庭绝不应只是一台预装某些软件的PC电脑加上电视机显示,它将是集PC和电视终端于一身的数字家庭BOX。BOX产品将同时具备计算处理能力和大屏幕显示设备,BOX不仅能够进行多媒体信息处理、网络电视、IP等接入和智能家居控制,而且其显示技术能够满足家庭数字娱乐的需求。并且,随着数字家庭BOX市场接受度的提高和市场价格的逐步下滑,数字家庭BOX将会成为数字家庭“芯”的主体。
2、高清、无线、节能技术日趋明显。数字家庭产品的发展对技术的演进有很大的影响,从目前数字产品技术的现状分析,今后几年其技术趋势将趋向于高清、无线、节能三个方向。我们看到的显示屏幕将会越来越清晰;而无线将是家庭数码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线和低速传输的产品已经很落伍了;各大厂商都在倡导节能,未来科技的发展同样不会遗漏对节能的考虑。
3、两大标准之争逐步加剧。随着3C融合加速,数字家庭三大模块间的界限将逐渐淡化。定位为办公的闪联和侧重于家庭的e家佳之间的界限也势必被打破,为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数字家庭标准,双方阵营间的竞争也将逐步加剧。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和远程控制将是未来数字家庭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