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杨教授对我的介绍,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就我们面临的非常严峻性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也就是说能源与环境的问题。今天下午跟大家谈一谈我对环境的季候的问题,很多问题,全球是不是在变暖,我们看一下全球变化的情况,这张表是01年到05年以摄氏度计算的地球表面气候异常现象,这里所谈到的是气温,有的地方越来越低,有的地方气温越来越高;这张图表显示的是全球地面和海洋气候变化的情况,它显示的是每年的平均数和五年的平均数,很明显从1980年以后气温有较明显的增长。
这也是另外一张证明全球不断变暖的图片,可以看到几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当中,世界上所有地方的气温都有所上升。实际上也有一些其它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跟气温的变化也是有关系的。比如说全球的冰川在不断的融化,大部分全球的冰川自从19世纪初以来在不断的消融,这就是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图片,它表现的是在1941年到2004年的对比照片,照片当中的图片是来自于阿拉斯加里格斯的冰川,冰川在过去这些年当中有一些变化,也就是说有610米的冰川在消融。这是在阿根廷(英文)的一张图片,从图片当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喜马拉雅山的冰川现在每年正以十到十五米的速度在消融。
这是在太空当中卫星照的图片,图片显示的是北极冰层的熔化,分别是1979年和2003年照的,很明显可以看到北极的冰层在不断的溶解,过去这些时间当中北极冰层大概消融了22%。
现在全球变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如果你是一个欧洲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农作物的生长期增加了11天,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好事,但是应该看一看处在海平面很近的国家。这是来自于联合国环境开发署的一组数据,这个数据是由卫星提供的,卫星数据从图表当中可以明显看到海平面发生变化的一些情况,也就是说海平面在最近几年当中以非常快速的趋势在上升。可以看到以后的一年、十年、一百年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们继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两位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全球气侯敏感度中间值,总之至少温度会增长三度。这一点可以看到气候变化在本世纪末有可能使气温增长三度;到底海平面会增长多少呢?当时有很少的极地的冰层,随着西部南极冰面进一步消融,我们可以看到海平面增长了四到六米,记得在水中浮动这些冰层可能觉得冰不是以这样的速度在溶解,随着温度不断上升,水也在向更广阔的面积扩散,这就意味着平均海平面的反应,气温上升三度就会有25正负十米的反应,也就是说海平面在未来一百年会增长25正负十米的程度。取决于大家住在什么地方决定到底这个现象是不是非常严峻的。
大家在这张图表当中看到的就是来自不同四个地区的水平面以下的一些区域,看一看欧洲、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中国很多沿海地区,比如说印度,特别是靠近孟加拉的地方海平面都是非常低的,我很感谢(英文)他给我提供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图片;我们可以看看在水平面以下的人口,当然了大家会有不同的人口流动,而且还有水利设施维持一定的高度。在水平面25米的时候在美国是4700万人,在印度斯里兰卡如果是25米海平面的增长的话,可能会影响到1亿4千6百万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规避气候变化带来的这些风险?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张图表当中显示的是排放的有关情况。有各种不同的气体,主要是由油和煤炭燃烧所带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石油主要是用于交通,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大量的能源,但是有大量化学反应的现象。
我们看看全球变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我们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我觉得现在要做的是把所有可能性以一种逻辑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首先就是要减少地球表面所接收的阳光,当然我们从太阳那里接收了很多的能量。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控制太阳的亮度。另外一个想法是如何控制地球对于这些阳光的反射,看起来好象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是进一步想一想并不是不可完成的,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它利用的是平流层释放二氧化硫的方式,只要把地球表面进行一定的改造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有的时候要做到这一点可能成本很高,比如说在西雅图的一家公司在考虑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比如说把气球放在平流层让它们释放二氧化硫,这是(英文)这些人所想到的一些想法,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这是一些其它的缓解全球变暖的战略,比如说在大气层中减少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硫的优势是不可能长时间在空气中停留;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减少能源的消费,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而且取得成效也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我们可以学习分离那些封存炭。
煤炭是现在储藏量最多和最廉价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对于发电来说要一直到技术领域和成本领域能够实现一定的突破,或者是能够使用,比如说有些人提到的炭税收才能在发电领域发挥作用。每天都会听到化石能源即将枯竭,我想给大家说的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认为石油太贵了,我们就会学习如何实现煤的液化使它变成油等等。在美国有相当于超过五百兆瓦燃煤电站,但是它们的产量却不能够满足美国机动车的能源需求,而美国是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国。
中国情况怎么样呢?中国正在建造相当于两座五百兆瓦燃煤电站发电能力的能源机构,这是在美洲建的五百兆瓦的燃煤电站。每一个燃煤电站每年释放2.6吨的铀和2.4吨的土,在煤炭当中还有许多需要净化的东西,比如说水银等等。燃煤电站会产生很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物质和因素。我想跟大家讲一讲为什么会得出下面的结论,并不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应该运用多种的解决办法。
第三如果采取不作为的态度,那绝对是不能让人接受的。我还得出了以下的结论,首先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捕捉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不愿意看到的污染物,特别是在燃煤电站源头上就要捕捉这些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污染物,也许一个解决办法就使我们使用更多的混合电动力车。同时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有效的利用核电站把放射性废物的产量降到最低,把制造核弹的材料降到最低。
最后还有这样一些想法,我认为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科学技术来减少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但是到底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政治意愿做出这样的选择,我觉得这一点还不是很清楚,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非常感谢。(据千龙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