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媒体评论:检讨书见识了沦落的大学精神

2007-7-6 08:47:32
来源:新京报/王学进




“现在,我真正明白了:一个人可以失去健康,美貌,才学,荣誉……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这不是一段散文,而是贴在中国美院墙上一张“作弊检讨书”上的内容。检讨书中,王××对自己的作弊行为作了深刻检讨,行文之间情感非常充沛。宣传栏上的这张巨型“作弊检讨书”高3米,宽1米,检讨书是喷绘上去的,白底黑字,触目惊心。(《杭州日报》)

别以为这是张真的检讨书,告诉你,那是假的,是该校学生会干部玩的行为艺术。中国美院党委宣传部李老师对记者说,这几天,学校正在进行期末考试,为了宣传考试纪律,学生会干部们想出了这种方法——在网上摘了一篇作弊检讨书,然后喷在学校门口附近。由美院学生来玩此类行为艺术,可谓小菜一碟。透过此行为艺术,让我们实实在在见识了沦落的大学精神。

既然是行为艺术,我们自然会从艺术品本身的高度和宽度想到当今大学作弊造假之风何等地炽盛,艺术家们仿佛非借这张巨型检讨书难以表达他们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强烈憎恶和愤恨。检讨书的高度和宽度俨然就是他们愤怒的广度和深度,也俨然就是他们竭力抵制校园作弊之风的意志的强度和力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该检讨书确实算得上是一件杰作。至少,它从一个侧面传达了失去了大学精神的大学校园原是这副模样。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尽管学生会干部出的这个点子很有创意,遗憾的是,它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大学精神的沦落。换言之,此举犯了以假打假的错误。这件艺术作品从头到尾都是虚伪的,检讨人王××纯属子虚乌有不说,其中的作弊情节和处理意见都系凭空捏造,尤其可恶的是,那满纸的真情告白原来都是伪抒情,这不是在以假制假,以毒攻毒吗?不知内情的人读了,兴许会有所触动,要是知道其只不过是一件行为艺术的人看了,只会嗤之以鼻:原来高校是这样在反作弊呀!真应了黔驴技穷那则寓言,技止此耳!如此反作弊,不反还好,越反越糟糕。

所可怪的是,此举还赢得了老师的肯定。李老师说,这种通过模拟学生亲口诉说的宣传方式,既给其他同学上了一堂生动诚信课,又不会流于那种说教式的宣传,效果相当不错。“以前,每次期末考试,总会有那么几个不自觉的同学,这次好多了。”这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说此举不是说教式的宣传,我同意,但说其给其他同学上了一堂生动诚信课,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造假造到这个份上,竟说是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那真不知道什么叫弄虚作假了。

透过这张3米高的巨型检讨书,我以为,真正要检讨的是大学精神。联系近年来各地大学层出不穷涌现出来的论文造假、学历造假、课题造假等事件,所可虑的不仅是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等大学精神的丧失,而是诚实守信等道德风范的丧失。对于大学而言,这是最重要的精神品质,是一切大学精神的基础。缺失了道德风范的大学精神,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其最终如泥沙渗入河流被一点点地带走,消逝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