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航天发射过百次 中国火箭进“四强”

2007-6-5 09:03:32
来源:CCTV.com




1日零晨零点八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火箭家族的第一百次太空之旅。此举意味着中国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后第四个实现了航天发射过百次。

中央电视台记者 张正梅:这里是西昌卫星发射现场,这次发射的“鑫诺三号”卫星主要为我国通信、广播和数据传输提供服务。这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飞行。

火箭飞行约24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据介绍,从长征火箭的第一次发射到第五十次,用了28年的时间,而从第五十次发射到今天的第一百次发射,只用了短短九年的时间。中国的火箭已达到了能与世界一流火箭相媲美的水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院长吴燕生:我们已经从航天技术的研制、航天技术的实验,到了航天技术应用的实现。

对于运载火箭来说,进入产业化阶段也就意味着,能够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把任何卫星送到所需要的轨道位置上。而高密度的发射频率,正是迎接产业化时代要面临的第一大考验。也就是说,火箭也要能够进行批量化的生产研制。

在我国唯一一个能够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航天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几个月以来,这里的两个发射塔架就没有空闲过。当一枚火箭发射完成后,另一枚火箭就很快被运到塔架上准备下一次发射。这样高密度的发射,是在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院长吴燕生:我们原来这些都是一件件生产,生产一件,检验一件,一年也就两到三发,而现在一年需要十发,甚至十五发。

为适应这种高密度的发射,承担长征火箭百次发射任务的科研人员对一枚有着上万个零部件的火箭的总装流程进行了10多项的优化改进,这样就把它在发射场了工作周期从过去的两个月缩短到了一个月以内。

目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形成了四个系列十二个不同型号, 100次发射历程中,成功率达到了93%。具备了把不同类型和不同重量的卫星送到低轨道、中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上去的能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雷凡培:我们国家的火箭的性价比高,第一我们火箭的可靠性高、性能高、还有一个就是成本低。长三甲火箭研制费用只有一亿美金,这在国际火箭研制史上也是少有的。

据了解,到十一五末期,我国还将发射大约70颗卫星,而在下一个五年里。而正在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也许就是未来应对这样一个市场挑战的有力“武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雷凡培:研制成功后,使我们国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现在的九点五吨提高到25吨,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从现在的5点3吨提高到14吨,大大增强了我们国家进入空间的能力。能够满足我国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下一步发展目标中大的空间站或大的月球探测器的需求。

据专家估计,在100次发射成功后,下一个百次发射,将会在7到8年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