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生物物理及纳米系统研究所(IBN)、奥地利科学院以及麻省理工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的科学家在5月30日的在线版《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发表了他们的合作研究成果。他们的发现不但将帮助我们理解类脂多肽是如何与脂类分子相互作用的,而且将带来新的胶囊技术和运送生物活性分子的方法。小组主要研究了将类似表面活性剂的短链多肽结合到脂类纳米结构之后对后者的影响。
科学家们报道了这一新物质的结构:动态的类脂多肽纳米结构同时拥有亲水和疏水性,它们通过最普遍的氨基酸得到。这些类脂多肽有强大的溶解细胞膜蛋白以及酶的能力,并且可以用于稳定不同的自聚集脂类晶体纳米结构。更重要的是,其表面电荷密度可以通过简单方式改变。
文章第一作者Anan Yaghmur博士表示:“加入少量的类脂多肽就能使系统拥有多种生物技术应用的潜力,例如输送水溶性药物以及生物活性材料等。”
目前很多抗癌药物很难输送给病人,因为它们溶于水。来自MIT的合作者Shuguang Zhang说:“人们对于这些相似的分子如何相互作用很好奇,而我们的研究首次提供了答案。它们能被合理的设计,因此可以控制结构和性能。”
未来很多胶体分散体系——例如牛奶,将拥有特殊的性质,包括高的药物容量、低粘性等。而类脂多肽将在提高药物输送系统效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physorg.com/news99726358.html
刘乐译自:physorg.com网站 200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