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2011年网游四大创意变化预测

2011-1-10 09:57:14
科技日报




■ 心意·生意

  辞旧迎新,中国网游可以说平平稳稳的度过了2010年,虽然同质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但也有许多新的突破给人眼前一亮,总体来说还是让人很期待来年的表现。在新的一年中,能不能看到这些创意得到广泛应用,是玩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戴着眼镜玩

  有多遥远

  一部《阿凡达》火遍全世界,同时带火了3D技术,从电视机显示器到电影、游戏,一切都在围绕3D做文章。而在2010年,国内也有不少网游把3D当成了一大卖点,不少新游戏全面支持,《天下贰》这样的老游戏也做了支持更新,ChinaJoy上随处可见戴着眼镜试玩游戏的玩家。但毕竟实现3D的技术还不是非常纯熟,硬件门槛也比较高,一时间还很难普及,随着成本的降低与技术的进步,2011年很可能成为3D大爆发的一年,不仅是网游还是其他方面,都能给我们更真实的享受。

  意念操作

  是否太科幻

  在家用主机界,手柄早已不是唯一的操作工具,而由于必须依附于PC,网游长时间还是以鼠标键盘为主。不过在2010年,有网游宣称与国外公司达成合作,推出了“用脑电波玩网游”的概念。虽然还没有成型,但已经让人看到国产网游也正在操作创新上做文章,希望能在2011年有所建树。另外,“意念操作”毕竟现在看起来太科幻了,时下全球范围最流行的是体感操作,国内厂商为什么不能在这方面做做文章呢?

  新收费模式

  何时揭开面纱

  长久以来,国产网游无非就是卖时间或者买道具,两种收费方式可谓各有所长,时间收费的被人抱怨麻烦门槛高,道具收费的被人抱怨价格高不公平。不过在2010年,有的游戏也在做新收费模式的尝试,比如《征途2》的收“手续费”等。再加上“时间+道具”的想法一直也没有消失过,所以在2011年,新的收费模式很可能会出现,当然,这需要市场的验证。

  跨界合作

  可否让产业跃升

  2010年网游的推广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从代言人到各种“门”的炒作,一度成为游戏圈的焦点话题。不管怎么样,可以说在过去一年里各个游戏的推广方面还是非常不错。另外,游戏厂商也越来越多的与相关行业采取合作,比如电视娱乐节目、改编影视剧等,这些合作都是一个产业高速发展的标志,希望能在2011年,在更多的地方看到游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