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16 10:48:56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药物传输载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基于蛋白—多肽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水凝胶”,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据课题组介绍,药物传输是实现药物疗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利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开发的新型多肽/蛋白质、抗体、疫苗及基因等新型药物在环境及人体内极易失活和降解,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低。而先进的药物载体和传输技术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和改善病人耐受性的主要手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表类似果冻的小分子水凝胶作为一种新颖的生物材料,在药物传输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如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水凝胶用于药物传输,一直是科学家力求达到的目标。
南开大学杨志谋、龙加福教授课题组结合各自在相应研究领域的积累,提出利用蛋白质和多肽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制备新型蛋白—多肽杂化水凝胶。该体系利用蛋白—多肽的特异性结合来增强多肽自组装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以及形成性质更为优异的水凝胶。他们针对抗肿瘤药物、多肽/蛋白质药物及基因药物,重点以嵌段共聚物、超分子化合物、小分子凝胶及高分子水凝胶等材料为基础,研发出生物相容性高的可注射局部药物传输系统。该类新型药物传输系统由蛋白质和多肽组成,生物相容度高。
同时,该类水凝胶能包裹各类药物,可局部注射于病灶,起到局部长期缓释药物的效果,提高病人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