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北京捕到中华九刺鱼 珍贵动植物首次亮相

2007-5-29 10:03:30
来源:北京日报/刘可 刘雪梅




1996年,怀柔水库中发现了野生娃娃鱼和水獭,怀沙河、怀九河成立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0年后,保护区迎来了第一次全面科考。

今年4月上旬,由北京市环保局组织立项,在北京市渔政站和怀柔区渔政站的帮助指导下,由北京师范大学主持开展的怀沙河、怀九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首次向媒体展示。在总面积111.2公顷的保护区内,珍稀的中华九刺鱼、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野生鸳鸯、以及北京地区罕见的哺乳兽类水鼠句鼠青……一些珍贵的水生野生动植物都是首次亮相,让人眼花缭乱。

从2004年2月开始,科考队分为环境规划组、鱼类研究组、鸟类研究组、昆虫研究组和植物研究组5个大组,拉开了怀沙河、怀九河自然保护区首次全面科考的序幕。

科考队首次出马就在怀九河下游的观测点之一——西四渡河发现了“中华九刺鱼”。据介绍,中华九刺鱼属于刺鱼目刺鱼科多刺鱼属,得名于背上的九根刺,属于淡水鱼,性子喜冷,一般栖息于与河流相通的静水河湾或湖泊多水草处。雄鱼单独筑巢及护育幼鱼,巢圆形或卵圆形,附着植物枝茎或悬空漂浮。是寒冷地区可利用的观赏鱼类,北京地区是其理论分布地域的最南端。在生态学上,九刺鱼很有特点,会用水草作巢,公鱼看家。

“目前北京地区还只在怀九河发现了此种鱼,独此一家,填补了空白,非常珍贵。”科考项目领队及鸟类研究组的组长赵欣如说。



随后的科考过程中,科考队又陆续发现了白尾海雕、野生鸳鸯、水鼠句鼠青、圆尾斗鱼等珍贵的水生野生动物。据介绍,此次科考共发现23种鱼类、96种鸟类、7种哺乳类动物、226种藻类植物、201种维管类植物,“摸清了家底,发现了问题,明确了保护的方向,科考的结果是让人振奋的。”赵欣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