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人类首次探索红色星球之旅

2011-12-16 09:29:23
科技部




2011年11月4日,人类首次“火星之旅”地面模拟试验“火星-500” 圆满结束。来自中、俄、法、意三国的6名志愿者圆满完成试验任务,顺利走出模拟飞船,回到“地球家园”。该试验于2010年6月3日开始,历时520天,前250天模拟飞往火星、中间30天登陆火星、最后240天返回地球。志愿者模拟飞往火星、环绕火星、登陆火星和返回地球等全过程。

    模拟登陆火星项目整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已经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结束,大部分经费由俄罗斯航天署和俄罗斯科学院支持。“火星-500”为第三阶段,模拟飞行试验任务从2010年6月3日开始,至2011年11月4日结束。项目具体任务由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执行,得到欧空局的资助。“火星-500”项目耗资1500万欧元,其中包括给予每位志愿者10万美元的一次性奖励。

    “火星-500”试验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人类首次载人登陆火星地面模拟实验。这次试验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是证明了登陆火星是可能的。正如项目执行单位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火星-500”主要负责人别拉科夫斯基指出:在“火星-500”任务中,人们在地球上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长久的模拟试验太空飞行。据此,人类有一天或许可以在一个遥远但可以到达的星球上迎接新的曙光。”
   
    进行试验目的是探索“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长期密闭环境下乘组人员健康状态及工作能力状况。其中包括了解宇航员在飞往火星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行为能力等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获取超长时间飞行、资源供给、无法实施身体及心理特殊治疗等条件下的相关数据,为将来载人飞行探测火星积累经验和实验数据。
 
    “火星-500”试验任务由6名志愿者共同参与完成,志愿者的饮食起居完全模拟太空生活,并体验了飞往火星、着陆火星和返回地球的全过程。参与执行该项目的俄罗斯专家们对6名志愿者的工作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俄罗斯专家指出,在长达520天的时间里,生活在狭小密闭的空间,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他们不负众望,经受住了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生活,忍受住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沉着应对了各种突发情况,最终圆满的完成了实验任务。志愿者每人都参与科学试验,共计完成106项科学计划。整个试验所需资源要求一次装备到位,中间不再补给。这对长期飞行所需的运载配给能力也是巨大考验,例如食品要求保质期至少两年以上。通讯延时40分钟,影响到通讯方式改变,也是对信息传输能力的考验。

    6名志愿者出舱后,还将进入检疫阶段,接受全面系统的医学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研究依据,继续为人类登陆火星研究提供帮助。

    “火星-500”试验项目被科学界誉为“把人类对于火星乃至对于人类自身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重要意义在于探测研究“载人”航天器往返火星,是为了让人类航天员真正踏足火星,比人类此前仅限于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探测活动前进了一大步。其意义就像几十年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那“人类一大步”。鉴于火星模拟飞行实验的成功,俄专家表示,有望在两三年后将火星模拟飞行试验中的部分成果运用到国际空间站的工作和试验中,而人类实际飞向火星可能在2030年前后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