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获悉,24家跨国化工巨头将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敞开大门供公众参观,并承诺推广严格的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树立化工企业在公众当中良好的形象。
“在公众和媒体眼中,化工是重要的污染源,是公共安全隐患。”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中说。化工企业的形象在大多数公众心中的形象不佳。在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的召集下,杜邦、拜耳、壳牌等24家跨国化工巨头近日在京签署《“责任关怀”北京宣言》,承诺将保障经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友好,通过分享信息、推广严格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业绩指标和验证流程等方式,在中国树立可靠的化工行业形象。此举,被业内专家解读为一次化工业的形象重塑。
据介绍,AICM还将举办一系列“公众开放日”活动,目标是在3至4年内,邀请所有《“责任关怀”北京宣言》的签字会员单位至少参与一次公众开放日活动。每次开放日期间,活动参与公司将开放其指定的工厂生产区域,其间公众和媒体可以有组织地进行参观,并通过互动方式了解化工企业在“责任关怀”及环境保护、健康和安全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首站公众开放日将于今年7月中旬在上海化学工业园举行。 据AICM主席关志华介绍,截至到今年5月,包括杜邦、巴斯夫等48家跨国化工巨头在华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去年的销售总额也达到了1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