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现场会在南宁举行
6月15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现场会上说:“病虫害为害损失率降低3个百分点,每年就可挽回稻谷损失100亿斤以上,提高水稻单产25斤以上。由此可见,防治病虫害是挖掘水稻单产潜力、提高产量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危朝安说,由于气候、环境、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的变化,以及迁飞性、流行性、钻蛀性重大病虫害连年暴发,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而如何对这项因素加以改善,也成为提高水稻单产水平的潜力所在。
据悉,目前我国虽然已将水稻病虫害损失率整体控制在8%左右,但每年全国仍因病虫为害损失稻谷290亿斤左右。
危朝安分析了我国水稻病虫为害形势,认为今年水稻“两迁”害虫呈大发生态势:一是迁入时间早,迁入数量大。迁入期比上年早10~15天,有的提早20~30天,迁入虫量一般是上年同期的1~3倍;二是繁殖速度快,田间虫量大。华南、西南和江南大部分地区田间虫量超过了防治指标,局部地区达到2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三是褐飞虱比例高,今年部分地区已达30%~40%;四是发生范围广,发生区域与去年同期相比,向北扩大了两个纬度。预计今年水稻重大病虫发生面积将达13.4亿亩次,发生区域涉及华南、江南、长江流域、江淮以及北方稻区20个省区市。
鉴于今年水稻病虫害的严峻形势,危朝安提出今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强化体系,保障投入;专业防治,群防群治;有效降低水稻病虫发生和为害,力争将病虫害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他强调必须落实好以下5项措施:一是落实预案,完善机制;二是加强监测,备好药械;三是加大投入,统防统治;四是突出重点,集中抓“三虫两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五是加强区域合作,推进联防联控。
危朝安认为,在现行条件下,将单个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整个病虫害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