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曾积极推进光华课程改革;多次公开抨击张维迎等学术观点
高校人事制度究竟路向何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邹恒甫事件”再次将这一话题引出。
6月10日,世界银行研究部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在其博客上公开了致教育部部长周济的公开信。
信件的大意是,邹恒甫于4月6日接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的信件,称从今年5月1日起,邹将不再享受学院任何待遇,并开除其在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职务,将其人事档案移交北大人事部,并称此为光华管理学院4月4日院长会议作出的决定。
按照邹恒甫公布的邹、张二人私人电子信件,张维迎给予的解释是过去几年他很少到校上课,没有承担教职员工责任以及过多卷入其他学校活动违反了光华管理学院的制度。
“在此之前,维迎并没有通知我违反了光华管理学院的规定,不许我在其他学校免费办教育事业。”邹恒甫在其搜狐博客的公开信中说。
邹恒甫亦承认,从2001年,由于主要任务已完,他“又开始天马行空”到浙江大学帮忙。但他同时又声称,其在光华上完课,是在家里辅导研究生,并不是张维迎所说的“Long-Time-No-See”(很久不见)的同事。
身在美国的邹恒甫6月11日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继续重申,他曾经在家中为学生授课,这是张维迎所不知道的。邹恒甫同时表示,这篇公开信是他口述,学生帮助录入的。
现年45岁的邹恒甫1989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自1990年至今长期供职于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被认为是留学海外中国经济学家中最优秀的宏观经济学家。他曾在武汉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创办经济学研究中心,推广现代经济学。
1999年邹恒甫受聘担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主任。在北大期间,邹积极推进了光华管理学院的课程改革,并主编了国内第一份英文经济学和金融学刊物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生性爽朗的他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抨击张维迎等学术观点。
“这就像我给他一座房子,他却要问你为什么不给他一根冰棍?”在记者谈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决定中提及的上课任务问题时,湖南口音的邹恒甫反驳说。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王亚非对记者表示:“作出对邹恒甫解聘的决定不是张维迎一个人,而是院务会议集体决定的,依据的是学校聘任教授的一些具体规定。”
经查证,《北京大学关于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的若干意见》(校发[2001]167号)中的确规定:“教学任务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不能聘任教授系列的职务”;并规定“到2002年9月,无教学任务的教师,其专业技术职务将由教授系列转聘为研究员系列”。但并没有详述此教学任务以何种方式进行。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位人士表示,这个事件还是主要看当时与邹恒甫是怎样签订的合约。上述人士也承认,正是邹恒甫对光华管理学院的“激进课程改革”,使光华课程风格面貌一新。如在光华开设“国学课程”、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自己心目中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旨趣的人才等。
但“张(维迎)老师和邹(恒甫)老师就如何推进现代经济学教育出现了分歧”,上述人士说,“正是这种分歧导致邹开始把重心放在了武汉大学。”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王旭明6月11日对记者表示,他尚不知晓此封发给周济部长的信件内容。
截至6月11日晚截稿,张维迎手机处于关机状态,记者未能与其取得联系。
更多阅读
邹恒甫简介
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8, 2002) ,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北京大学经济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董辅礽经济学讲座教授,世界银行研究部研究员,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