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德国政府计划对企业给予进一步的救助和保护,然而德国一些经济学家并不看好新的救助计划,认为弊大于利,并可能导致数百亿欧元的损失。
目前德国经济衰退的迹象已经明显,预计后果堪比1922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德国政府为此拉响了警报,酝酿出台力度更大的拯救经济计划。最新的建议来自北威州州长吕特格斯,他建议参照当年战后美国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建立一个“德国基金”。根据吕特格斯的设想,在国家复兴信贷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拥有1000亿欧元的基金,用于帮助关键性行业和劳动力市场,避免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断裂,使遭遇危机的企业重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对于设立这样一个基金能否解决经济危机遇到的所有问题,许多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罗兰德·杜尔和克利斯朵夫·施密特是其中两位持坚决反对态度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德国并不需要再来一个“马歇尔计划”。
首先他们认为,德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限。现在是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疲软,导致德国的出口下降,对此政府单方面出台救助企业计划很难会起作用。其次,信贷困境必须通过银行来解决。如果仅通过设立一个救助基金的方式,则可能使纳税人承担过高的负担,并不利于银行信贷市场功能的恢复。第三,救助基金会陷入政治影响。如果政府要直接给予企业援助,则必须对困境企业的问题有所了解,而事实上政府通常并不清楚企业的具体问题在哪里,这样有可能导致该救助的企业没有得到救助,不该救助的企业反而得到了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