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获重大成果

2007-7-11 10:14:53
来源:人民网/田斌峰 丁志强




7月10日,安徽省文化厅、含山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重大成果通气会。经专家论证,此次发掘证明了凌家滩墓地中存在着显贵集团、工匠集团和贫民的墓葬,并有明确的区域划分,表明当时凌家滩氏族集团内部已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财富向大墓集中,氏族社会内已产生阶层和至上权力。这表明距今5300年前含山凌家滩已出现文明的曙光,开始向阶级和早期国家演进。

会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立新宣读了凌家滩考古发掘的专家论证意见,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对凌家滩第五次发掘的重大成果作了点评,两位专家分别回答了新闻媒体提出的问题。安徽省文化厅厅长杨果、副厅长田传江、李修松、巢湖市副市长罗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今年5月18日开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含山凌家滩遗址进行了第五次发掘。此次共发掘面积约450平方米,已发掘墓地的主要使用年代为距今5300年前后的凌家滩文化时期和战国——汉代两个时期。其中凌家滩文化的墓葬4座、灰坑3个,以及可能与制作玉器有关的大面积石块分布场所,出土各类玉、石器和陶器近400件,其中玉、石器以钺、璜、环、芯、锛为主,并发现大量的玉料或边角料。本次发掘最重要的是在祭坛近顶部一件用玉石雕刻的猪形器,全长72厘米,重达88公斤,这是目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个头最大、重量最重、年代最早的玉猪,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重大发现,堪称“中国第一玉猪”,这表明含山凌家滩远古先民对猪的图腾崇拜以及表示财富的象征。其次是在玉猪身下压着一座墓葬,编号为07HLM23,该墓葬打破祭坛,长3.6米、宽2.1米,墓口距地表深0.9米,墓底距墓口深0.55米,墓坑内随葬品约200多件,其场面之壮观,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最重大发现之一,其玉石器的精美程度令人膛目结舌,这再次表明凌家滩文化玉石器工艺技术在5300年前处于领先地位,有力地说明巢湖流域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据悉,凌家滩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古遗址。根据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下一步,凌家滩将建成遗址保护库,库内将展出部分出土文物的原件和复制件,以供游人观赏。按照大遗址保护规划,今年将开始对凌家滩遗址进行前期保护工作,在今后的几年中,相关部门将按保护方案逐步实施。专家建议,在保护的基础上,可以在凌家滩外围建造凌家滩原始度假村,开发多种原始旅游项目,充分展示远古文化的魅力,使凌家滩成为环巢湖大旅游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