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9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正积极促进超级计算机“京”向沙特阿拉伯、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及台湾等新兴、资源型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期望在5年时间里获得2000亿日元的收益。在有偿提供超级计算机的同时,也要求所在国家和地区为日本确保资源供应安全及日本企业对外发展予以合作。
作为实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日本政府决定官民并举全力推进,争取在2012年获得首个订单,为此,将实施事前调查经费国家补助,订单拿到后,由国际协力银行(JBIC)融资和进行商业保险,从金融角度予以全面支持。
出口步骤将采取首先与购买国和地区签订政府间产业技术合作协议的形式,通过富士通等“京”计算机生产企业与当地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超级计算机的实际应用,研讨价格控制及技术外泄等事宜。销售方式不仅卖机器本身,也包括应用计算机进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仿真软件开发、运行、维护等一揽子计划,靠成套销售方式来确保中长期效益。
富士通和NEC等公司生产的超级计算机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出口成绩斐然,近来,因军事及资源开发所需,美国计算机占了主导地位,自“京”计算机运算能力成为世界第一后,再次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超级计算机出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用途各异,初步计划是,巴西、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用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高效勘察系统及气象预报、地震、海啸的精度预测;台湾用于新药开发及新型疾病的成因仿真分析;新加坡着重生物医药和环境防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