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自然》:内蒙古发现世界最大似鸟恐龙化石

2007-6-14 16:28:36
来源:科学时报 www.sciencenet.cn/潘锋




将极大丰富人类对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6月13日在京共同宣布,在6月1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发现于中国内蒙古二连盆地的、从大约8000万年前沉积岩石中产出的巨型似鸟恐龙化石的研究论文。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内蒙古国土资源系统的学者长达两年的研究确认,2005年在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组地层中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恐龙化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罕见的似鸟恐龙化石,并成为在这一盆地近年来发现的第四种新的恐龙属种。

这具被命名为二连巨盗龙的恐龙化石体长大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5米,体重大约1400公斤,体型可与著名的暴龙类相比。但二连巨盗龙属于鸟类的近亲——窃蛋龙类,这一类群的其他属种体型一般都很小,多数体重仅为几公斤,甚至不足1公斤。由于二连巨盗龙体型巨大,研究者在野外发现期间曾经一度认为它属于暴龙类,但随后的室内研究表明,它与窃蛋龙类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介绍说,鉴于二连巨盗龙比其他窃蛋龙类体型大出太多,研究人员对两套不同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以确认二连巨盗龙的亲缘关系。两次不同的分析都肯定了二连巨盗龙属于窃蛋龙类,并且代表一种过渡类型的窃蛋龙类。

二连巨盗龙体重大约是其近亲——尾羽龙的近300倍。虽然没有直接的化石证据,但科学家们推测二连巨盗龙这一巨型恐龙也像尾羽龙一样体披羽毛。发现如此巨大的长羽毛的动物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此前已知最大的长羽毛的动物是生存于800万~600万年前澳大利亚的一种体重约500公斤的雷鸟,二连巨盗龙的体重大约是这种雷鸟的3倍。像鸟类和一些其他窃蛋龙类一样,二连巨盗龙没有长牙齿,而是发育了一个巨大的喙,但目前还无法确认这一巨大的喙是用来切割植物、猎食小型动物,还是用来压碎蛋壳的。

最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二连巨盗龙具有的大量似鸟特征。过去的研究表明,恐龙体型的大小与鸟类特征的演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而言,似鸟的恐龙体型都比较小。体型越小,鸟类特征相对越多;反之,当恐龙体型变大后,许多似鸟特征往往会消失。但二连巨盗龙却是一个例外,它具有的似鸟特征甚至多于其他小型的窃蛋龙类。研究人员发现,在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不同恐龙类群的特征演化模式和潜在的发育机制是不同的,这也说明鸟类的起源是复杂的。二连巨盗龙的发现将极大地丰富人类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