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2 14:14:26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汞条约准备会议及外交会议”7日在日本熊本市开幕。根据今年1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五次关于汞污染的政府间谈判通过的公约基本框架,来自14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为期4天的协商讨论。
公约主要内容包括:禁止新开发汞矿山,对于已有矿山应在条约生效后15年内停止采掘;限制除一定用途以外的汞出口,原则上到2020年禁止制造、进 口和出口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电池、荧光灯等9种制品;减少向大气、水及土壤中的汞排放量并采取妥善的保管及废弃措施。对于东南亚、南美及非洲南部的贫 困地区持续经营的小规模汞矿,条约规定“尽可能消除”。
由中国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和环保对外合作中心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此次会议。污染防治司化学环境管理处处长臧文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积极参与了公约的整个讨论过程,并支持履行公约。
据悉,公约在经过50个国家的政府批准后,有望于2016年生效。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