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27 13:41:32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目前最流行的一种科学假设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曾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而美国航天局25日说,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认为,地球在演化过程中可能遭受过数十颗类似大小的小行星撞击。
研究人员的证据来自澳大利亚古老岩石中毫米尺度的微球粒。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微球粒是小行星强烈撞击地球后喷射到太空中的熔岩尘埃,它们冷却后变硬又落到地表,最终在地球岩层中形成很薄但分布广泛的微球粒层。
研究人员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在38亿至18亿年前,约有70颗与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个头相似或稍大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其频率远高于此前估计;在此期间,月球遭受过4颗类似大小的小行星撞击。
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美国西南研究所行星专家威廉·博特克介绍说:“微球粒层讲述了地球遭受密集轰击的历史,而此前微球粒层的来源一直是个谜。”
相关研究报告25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