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不曾有人想到,数字照相技术问世以后,会在不到二三十年的时间里神速地成为摄影舞台上的“领衔主演”。
或许也不曾有人预见,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胶片摄影堡垒,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被数字新军冲击得土崩瓦解。
其实,即便是那些留恋胶片摄影的人们也不得不认可这样的现实:摄影正在进入一个“全盘数字化”的时代。
胶片相机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
哈尔滨汇丰照相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最大的一家经销照相器材的企业。走进位于哈尔滨火车站前的公司店面不难发现,如今这里几乎完全是“数字”的天下。
汇丰公司起家于传统胶片摄影时代。该公司产品经理吴永峰回忆说,公司从1999年开始经营数字相机,2000年公司销售相机5000台左右,其中90%以上是胶片相机。但是到了2007年,公司销售相机增长到2万多台,而胶片相机销售量不足20台。
“销售的十几台胶片相机也都是公司的积压货,从2006年下半年以后,公司就没有新进胶片相机。”吴永峰说,“一些低档的胶片相机,干脆当礼品随数字相机赠送出去了。”
北京祥升行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分店经理王飞说,最近一两年以来,国内各地经销商前来批发购进的各种品牌相机和附属器材几乎全部是数字类型的,胶片相机的营业额连零头都算不上。购买胶片相机的客户,一是有特殊用途,比如拍摄大幅广告需要大中画幅胶片相机,二是为了收藏和纪念。
吴永峰说:“目前哈尔滨新货市场上传统胶片相机的占有率不足1%。全国各地市场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数字相机的“膨胀”速度之快让一些业界人士大跌眼镜。来自国外的一份统计显示,2002年全球以胶卷底片冲印的照片数量超过1000亿张,当时曾有专家据此预测:未来二三十年内将是胶片相机和数字相机“平分秋色”的时期,之后将逐渐向数字化领域倾斜。
但是数字相机并没有如预言那样留给传统胶片相机那么长的过渡时间。对于这样的变化,消费者已欣然接受。
各大厂商陆续放弃胶片阵地
胶片相机面对数字化冲击的“溃败”,也直接引发了相机生产制造厂商格局的变化。2006年初日本尼康公司宣布停止9条胶片相机生产线中的7条之后,日本的另一大相机制造商佳能公司也于当年5月份宣布基本放弃胶片相机开发生产,把主要精力用在数字相机的研发上。
但是这两大制造商也不约而同地留了“后手”。他们都对外界宣称,传统胶片相机仍可能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和一些高端用户中使用,公司将根据用户的需求继续制造高端的胶片相机产品。
事实上,佳能公司在打算终结胶片相机生产之后,也一度仍对之抱有几分希望,继续向世界各地的经销商搭配销售传统胶片相机。但很快,这个判断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2000年前后数字相机开始在新闻、民用等摄影领域崭露头角,人们在感叹它的便捷、新奇的同时,当时对它的担忧主要是像素能否达到胶片相机的质量和标准。
但是,相机制造商们很快用产品化解了人们的疑虑。2005年至2006年前后,700万像素至800万像素的相机已经成为数字相机市场的主流产品。佳能公司的一位对外发言人在2006年初的一次发言中说:“700万像素至80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已经足够了,能够打印出幅面13英寸乘19英寸的相片,而且细节非常清楚。”
而就在人们为数字相机制造技术的进步惊叹时,制造商们并没有停止开发的脚步。2007年8月,佳能公司宣布研制出像素高达2100万的EOS 1DS MARK3顶级专业单反相机,同年底,这款“尖端武器”已经装进了专业摄影人士和超级发烧友们的摄影包。
目前,全球仍在生产胶片相机的厂商主要是针对专业用途和大中画幅。同时,传统的胶片相机也在积极寻求与数字技术的“嫁接”。
业界观点:胶片摄影很难卷土重来
在数字化的冲击下,传统胶片摄影时代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
“数字摄影的发展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数字相机取代胶片相机成为主角,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资深新闻摄影记者何宗耀说。
2006年1月份,哈尔滨汇丰公司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把花50多万元购进的整套胶片冲扩设备以1万多元的价格卖掉,同时也终止了对外扩印业务。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个举动实为形势所迫。
在哈尔滨另一家“老字号”黑龙江新华图片社,胶片扩印从主营项目变成了附属业务。“今年春节前后的几个星期里,只冲洗了3个胶卷。”图片社经理魏素君说,“鼎盛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冲洗四五百个胶卷。”
与胶片相机生产业同步衰退的是胶片生产。2005年,拥有百年历史的爱克发公司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宣布破产,时隔不久,柯尼卡、美能达等公司也相继宣布停止生产胶卷。青岛市一家摄影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市2002年有胶片冲洗店面上百家,现在要么倒闭,要么转行数码冲印。
在大连市经商的黄文博是个超级摄影发烧友,拥有多部专业胶片相机。在坚持使用胶片拍摄几年后,他现在终于下决心更换整套的数字摄影装备。“新出的高端数字相机完全可以和胶片质量媲美,也就没有理由拒绝了。”他说。
与照相机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哈尔滨华兴图片社相机部经理白中纯,现在正在为柜台上积压的那些二手胶片相机发愁。“有一部相机在这里放了两年多了没人问,看来没有希望卖出去了。”老白说。
吴永峰认为,随着数字相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相关冲印业务的普及,数字摄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牢牢占领摄影市场。“胶片摄影时代很难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