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日两国近300名绿色志愿者共聚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恩格贝挥锹植绿,并以此纪念来华致力沙漠改造的日本“绿色使者”远山正瑛。
库布其沙漠是世界第九大、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蒙语意为“弓上之弦”。弓就是三面环绕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黄河,弦就是这条金色的库布其沙漠。它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流动沙丘占80%以上,距北京市直线距离仅500公里,且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向前推进,特别是纵穿库布其沙漠的几条黄河支流每年携大量泥沙涌入黄河,使河床抬高、河道堵塞、河水倒流,并不时形成洪灾,淹没农田村庄,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远山正瑛是世界著名的治沙专家,生前是日本鸟取大学教授,因为他在日本国内成功地进行了沙区生态治理和农业开发,因此被喻为“沙丘之父”。1991年,已是84岁高龄的远山正瑛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决定把地处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恩格贝作为有生之年进行沙漠治理研究的最终基地。同年,远山正瑛在日本积极倡导成立了民间团体“沙漠绿化实践协会”。此后的十余年间,远山先生先后组织、带领335批、7000多名志愿者,组成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团,在恩格贝自费义务治沙,年年种树不息。
从1991年到2004年,中日志愿者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栽下了约300万棵苗木,绿化黄沙16万亩。示范区内树木连方成片,沙漠初步治理面积达到30万亩,控制区植被由过去的不足5%超过了90%,初步走出了一条通过生态建设带动沙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体现的路子。
2004年2月27日,远山正瑛逝世后,遵照他本人的遗愿,日本友人将他的部分骨灰送到恩格贝。恩格贝人在远山正瑛生前亲自选定的墓地上修建了纪念馆,其部分骨灰被安放在基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