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4 10:41:35
科技日报
延 伸 阅 读 |
7月1日午10点,伴随着“向阳红09”试验母船的一声汽笛长鸣,国家863计划“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东太平洋执行为期47天的5000米级海上试验任务。
科技部社发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去年的3000米级海试,今年5000米海试任务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试验海区距离中国大陆约1万公里,船舶单程航行时间将达到半个月;其次,海区试验环境复杂多变,净海措施难以实施;第三,5000米的下潜目标是中国载人深潜从未触及的全新纪录。这些都将是对我国深海载人海试队伍的新考验。
据了解,此次“蛟龙”号海试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履行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合同要求,在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作业试验与应用,全面考核其在5000米水深的设计功能和性能,进一步锻炼和培养中国载人深潜技术能力,为下一步开展设计深度指标的试验和应用奠定基础。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表示,自去年完成3000米级海试后,“蛟龙”号已先后完成了作业系统、绝缘检测系统和视频系统升级等技术改进工作;与此同时,“向阳红09”试验母船和水面支持系统的适用性改造进一步提高了“蛟龙号”海底作业和海试配套能力,为本次海上试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快速、精确地到达各种深海复杂环境,进行高效勘探、科学考察和近海底作业的装备,是和平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2002年,科技部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旨在通过自行设计、自主集成,打造一条地道的海底深潜“中国龙”。
京ICP证:01007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学术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简称:万方智搜]V1.0 证书号:软著登字第2255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