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河流都早日“休养生息”,这是不是痴人说梦?
休养生息的典故出自汉初。由于秦的暴政和长期战争,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穷,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只有采取措施确保恢复经济,才能保证财政来源并实现长治久安。同时,统治者对强秦的速亡进行反思,吸取了秦朝因施暴政而被农民战争推翻的教训,改滥用民力、严刑峻法的暴政为宽刑薄赋的休养生息。该政策自汉高祖刘邦开始,历经几代皇帝(惠帝、文帝、景帝),执行了六七十年,其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到东北就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现场调研时指出,要加强对松花江流域的全面污染治理,给“疲惫”的松花江“减负”,让松花江在一段时间内得以“休养生息”,从而促进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
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3个省级区域,全长1900公里,沿途有近万家企业。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排放不断加重,在监测的14个断面中,Ⅳ类以下的劣质水质占到80%。
周生贤指出,让松花江休养生息,最关键的措施是控制新的污染。“十一五”期间,凡是向松花江水体排放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批。松花江休养生息整治规划提出了70条具体的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停止审批所有从松花江流域向其他流域的调水工程,逐步淘汰松花江流域钢铁、电力、焦炭、造纸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按照规划,通过休养生息,到2010年,要使松花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逐步恢复水环境功能。
休养生息要让松花江恢复成一条健康的河流,健康的河流要有水、有鱼、有植物、有微生物,其生态系统要平衡;健康的河流要让哈尔滨市民吃上那道名叫“江水炖江鱼”的名菜,让流域两岸的人们多一点安全感,甚至能够“享受”河流,这个愿景多么令人兴奋。虽然此前有专家表示,中国江河的治理难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因为中国人口密度大、发展诉求强烈,但我们仍然热切期盼这一愿景的实现。
其实,不仅仅是松花江,我国其他6大流域都有用得过“狠”的迹象。国家环保总局5月21日通报了我国今年一季度的环境质量状况,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强调,我国7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就个例而言,此前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显示: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公里,干流60%水体遭遇不同程度污染,危及沿江500多座城市的饮用水。
松花江的休养生息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期待严厉的监管与处罚措施在其他6大流域全面铺开,让休养生息的雨露洒遍中国的所有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