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植物细胞》:导致植物开花的信号蛋白首次确定

2007-6-13 08:57:58
来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刘乐




最近来自UC Davis,Arizona大学Tucson分校的科学家通过和新西兰及墨西哥的同事合作,确定了导致植物开花的信号蛋白。

UC Davis植物生物学教授William J. Lucas表示:“这是植物生物学中最重要的领域。”Lucas是发表在5月份的《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的文章的主要作者。

通过研究南瓜,Lucas实验室的访问博士后Ming-Kuem Lin和同事发现一种被称为FT的蛋白通过植物体韧皮部的树液传送到生长点来触发植物开花。

很多植物,包括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例如大米、玉米和小麦等都是对春季或是秋季的白昼时间变化做出反应从而开花的。科学家认为成花激素是随着日长改变而在树叶中形成,然后通过韧皮部输送到分裂组织或是生长点。韧皮部主要负责从植物中心将水、糖分以及其它分子输送到周边组织。

Lucas小组分析了常见的南瓜(Cucurbita maxima),因为它能产生大量的树液。但是一般的南瓜不会对白昼长度改变做出反应。因此小组寻找了超过一百种相关的南瓜种类,最终找到了一种野生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它只在短日照情况下开花。

当C. moschata感染了携带FT基因的病毒后,它开花变得不受日长影响。这种病毒只存在于叶子和茎中,而不在花蕾中。当将C. moschata嫁接到C. maxima上后,植物又开花了,因为信号从C. maxima叶子中传递到了C. moschata分裂组织。其中FT蛋白从韧皮部中被分离出来。

这一结果证明FT蛋白是成花激素。Lucas认为,对于植物自身调控方式的了解能在农业上有很广泛的应用。

原文链接:http://www.physorg.com/news100591571.html

刘乐译自:physorg.com网站 2007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