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圈知识脉络 相似性检测

纽约消防员试验"芭蕉扇" 有望实现借风灭火

2008-2-27 08:45:12
来源:新华网/马震




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借芭蕉扇扇灭火焰山大火,得以让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如今,美国纽约等地的消防专家正在试验借助风扇对付高楼火灾。他们不指望能把火扇灭,而是希望能减少高楼火灾中“喷灯效应”的发生几率,进而减少人员伤亡。

“喷灯效应”

高楼火灾中,消防员经常遇到门微敞时,玻璃遇热炸裂使风突然而入的情形。风火瞬间结合很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产生火球。这种火球往往会在几秒钟内穿过房间或走廊,让消防员的防护服和灭火器材无法应对。

这种情况被消防员称为“喷灯效应”,伴随它的很可能是致命伤害。纽约消防专员尼古拉斯·斯科佩塔形容遭遇“喷灯效应”就像是“走进上了膛的霰弹枪枪管”。

消防员斯蒂芬·夏普回忆起2006年1月26日纽约的一次火灾,当时他们6个消防员进入失火的6层公寓。他们按照标准程序灭火,穿过开着的门进入走廊,冒着浓烟开始用消防水龙喷水。进入房间后,一名消防员试图关门,防止空气对流,但门却被垫子卡住了。就在那时,一块玻璃碎了。

“火球,”夏普回忆道:“一瞬间,那就从正常的火变成无法忍受的火。”

那次火灾中,夏普的手和脸严重烧伤。与他有类似遭遇的人为数不少,美国《纽约时报》25日报道说,自1980年以来,仅纽约就至少有11人在此类火情中丧生,其中包括4名消防员。

  灭火测试

为研究如何预防和扑灭高楼大火,纽约消防局和联邦灭火专家以及位于布鲁克林的工业大学专家在加弗纳斯岛展开灭火演习。洛杉矶、芝加哥等数座城市的消防专家也到场观摩。

演习场所是海岸警卫队一座废弃建筑,高7层。这座即将拆除的建筑已被改造成“火楼”,里面布有防火电线和能记录气压和温度的传感器。演习期间,消防员每天将先放火再灭火,摄像头将跟踪记录每次“火灾”

“我们把这座楼变成了巨大的测试工具,”防火专家丹尼尔·马吉科夫斯基说。

测试中运用了不少先进装备,用于分析风和火的交互作用。消防员还带了便携式风扇,防火毯、防火帘等看似寻常的用具。

纽约消防专家杰拉尔德·特雷西是提倡用风扇对付高楼火灾的人之一,认为它有助于清除走廊和楼梯中的烟,能开辟缓解高热的区域,且有可能对付因玻璃炸裂而产生的强对流。

谈及风扇等工具时,他说:“这增加了安全要素。全国的消防部门已运用风扇对付日常火灾,但没人想着在极端情况下用它。”

有望配备

芝加哥等城市也举行过类似演习,只不过规模相对较小。芝加哥消防局2006年一次高楼灭火演习后,迅速将风扇加入日常灭火器材中。

芝加哥配备的最大防火扇直径约1.8米,装在液压起重机上,经常在失火高层建筑一层入口处使用。芝加哥消防官员说,这个大扇子能有效清烟、降温,还能对付来自30层、甚至更高层的风。

“总的说,我们不视它为把火吹出窗子的工具,尽管它能做到那点,”芝加哥消防局发言人拉里·兰福德说,“我们更多用它通风,清除一氧化碳和烟等。”

纽约消防部门官员说,纽约现尚无在市内配备大风扇的计划,但对在楼道中部署小风扇的想法感兴趣。

“消防斧和消防管是长久以来灭火的基础工具,”消防专员斯科佩塔说,“风扇可能也会是。”

初步测试后,特雷西说,风扇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因为它能对付离它几层高的风和热,“那感觉就像买彩票中了奖”。